第299章 年代里的炮灰2(第2页)





还有很多与生产队的掌权人关系不好,被陷害吊着打死的知青。




这些例子近些年来比比皆是。




说起知青下乡,多少人谈之色变?




一些父母舍不得儿女受苦,都会托关系尽快给子女找工作或者塞钱顶替。




就桑家,为了一个知青下乡可以惠泽全家人的好处,费尽心思让原主一个十六岁的小姑娘去偏僻的小乡村受苦。




当初为了让原主心甘情愿的下乡,桑家夫妇许诺,等她回来家里就帮忙安排工作进国企烟草局。




那可是个肥缺,人人争破头都想去的地方。




原主拗不过家里,想着下乡人选必定会是自己,索性不如向家里讨要好处来的实在。




至于桑家许诺的安排进烟草局,原主是想都没想过的。




毕竟这是个好去去,自己在家不受宠,这好工作怎么着也落不到自己头上。




是以原主说的好处就是家里尽快想办法将自己从知青点提回去。




桑家自然是满口答应。




可事实么。




呵!




九希冷笑。




原主一个人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滚爬摸打,各种酸苦只有经历的人才知道。




初来乍到的原主与几个知青被安排在村东头的茅草屋里。




冬冷夏热。




当其他知青都有家人送来的衣物吃食时,就原主孤零零的躲在小山村放牛的山坳上,看着渐渐落下的晚霞抹泪。




没人知道原主在被冷醒饿醒的日子里有多么想家。




她给家里写去的无数封信都石沉大海。




只有在秋收分粮食的时候,桑家才会给原主寄信来。




信的大体是不怎么真心温暖的勉励,最关键的意思是让原主给家里寄点粮食回去。




说原主一个小女娃也吃不着那么多的粮食,不如寄回家。




毕竟家里还有弟弟妹妹要养活。




住在城里处处要花钱用票的地方太多。




粮食是有钱都买不到的好东西。




家里就指望着你这个大姐寄点米粮回去改善家里伙食。




彼时原主一个从未下田干活的小姑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除草栽秧,力气小,一天累死累活也挣不到五十工分。




按照规定,一户人家每年必需得争满八百工分才能分粮食。




而知青们则条件宽松点,每人四百工分就能分粮食。




这就意味着知青几乎要全年无休的参加劳作才能换来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