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县试开始了,考生们懵逼了!

第十八章县试开始了,考生们懵逼了!




胡惟庸胡大老爷关上门过自己的小日子去了,可这次轰轰烈烈的恩科可没消停。




县试、府试、院试,一共组成了童生试。




考完这三场考试,才能成为秀才。




一轮又一轮的考试在不断的筛选着大明的读书人,只有那些真正聪明、天赋异禀的,才能在这个时代的科举之中异军突起。




三试过后,童子试终于完成,一应拿到了童生资格的士子们,才终于有资格说一句自己是读书人了。




没个功名,哪怕你书读得再好,也等于没有文凭在手,憋死了也只能说自己“粗通文墨”啊!




不过,还没等他们享受一下杀过千军万马的成就感呢,新一轮的考试,又得开始了。




乡试!




别看名字土,甚至听起来还没县试威风。




可得去专门的贡院,由一省学政专门组织,关在里边慢慢考的专业考试。




可以说,从这个时候开始,士子们才算真正踏上科举之路。




之前那些?




勉强算個热身吧!




不然,怎么能叫童子试呢?




说白了,就是糊弄孩子的玩意儿而已!




而在乡试过后,还有会试和殿试,那更是难如登天的关卡。




因此,古代士子金榜题名的难度,远比想象中的要大。




但即便这样,读书人依旧是前仆后继的涌入了科举这一条崎岖小道。




毕竟,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啊。




想要改变命运,鲤鱼跃龙门,只能读书考科举。




而且,今年忽然之间开恩科的原因,一众士子就没有心里不清楚的。




都明白,今年的恩科,考录的人数可能要超过往届科考,那一应人等,谁乐意放弃?




于是,无论年纪大小,但凡还对科举之路有那么一丝想法的士子,今年全冒出来了。




那么多官位,急需人员补充。




不说会试和殿试了,哪怕是在乡试之中,夺个举人的头衔,当官的概率也很大啊。




而明初之时,士子尤以江南为盛。




毕竟物产丰饶、商业发达,民众有了点余钱之后,自然就希望自家子弟能突破原本的限制,往上层挤一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