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海覆清1852董王不懂

第六 四六章 几条战线(第3页)

  因为金氏越是做准备,半岛百姓的反抗就越激烈。

  因为他们组建军队是需要钱粮的。而金氏非常自私,他们不想自己掏钱组建军队。只能加紧对地方上的搜刮。

  而其他人才不管他们收税是干嘛的呢。

  除了支援一些军官和武器,董良是不想在半岛花一分钱。

  在遥远的北美同样有一支华族的队伍。

  这里姑且算是一条战线。

  自从李威立和荣庆舒他们到了北美之后,北美纵队的发展真的是如鱼得水。

  华族这边到了冬天,北美这里也是差不多的情况,不过北美西海岸这里是地中海气候,冬天没有那么冷。

  树林中的红枫和鹅掌楸夹杂在巨大的冷山与红杉树之间,形成了一幅红黄绿相间的美丽画卷。

  这里的树木都非常巨大,人走在树林中会感到自己十分渺小。

  
  一群身穿青绿色夹袄的青年男子排成了一列纵队走在树林之间。

  这是肖楠接收的第二批华工了。自从尤里卡据点建立之后,已经有两批运送华工的船队抵达这里。

  每批船队由五艘商船组成,每艘商船上大概有四五百华工。

  这可是不是那种运奴的飞剪船,而是华族自己建造的客货两用船。

  船上携带了火箭弹、暴风雪机枪等自卫武器,根本就不用害怕一般的海盗。

  这支船队从福州出发,经过扶桑、夏威夷王国,然后直接在尤里卡靠岸。

  “让这些家伙速度快些,我们必须要在今天晚上赶到露营地。”肖楠对传令兵说道。

  他专门负责后方的新兵训练,而褚云良则负责带兵打仗。

  第一批新兵在两个月以前就入列。

  这些人原本都经过民兵的训练,很多人还是从地方守备队中抽调的。

  这些抽调到北美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全部都是没有成亲,而且不是家中独子,不仅仅不是独子,他们一般都有三四个兄弟。

  按照华族的要求,男子成家之后就要分家。而当地生产队没有那么多的耕地分配,因此他们只能走出去。

  这是一种强制性的政策,大部分的百姓都能够理解。

  因为在华族的传统文化中,家族大了之后,要么就兼并更多的土地,要么就开枝散叶。

  他们来到北美服役,华族许诺在三年之后,每人分配五百亩土地,不是生产队那种只有耕种权的共有土地,而是完全属于他们的土地。

  这就是华族的二元制土地制度。

  在本土实行土地国有,农村实行均田制。

  这是为了保证华族基本盘的稳定。

  但是为了鼓励人口向外拓展。华族又允许在新占领区实行土地私有制。

  褚云良在完成了第一批新兵的整合训练之后,就急不可耐地带着五千整编的部队出发了。

  这支军队由原来的北美支队三千人与新来的两千人整编而成。

  他们全都换装了新的装备。当然了,这支军队依然用的是前装线膛枪。

  华族的栓动步枪并没有装备给他们,主要是担心技术流给美国佬。

  因为美国佬此时已经是世界第四大工业国,他们的实力完全可以仿制出这种枪。

  但是迫击炮却装备了不少,弥补了北美纵队缺乏重火力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