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海覆清1852董王不懂

第九七二章 借种(第2页)

  护卫军的重型火箭弹已经可以在视距之外打击敌人。

  猛烈的爆炸也吸引了沙俄人的注意。战斗开始以来,沙俄人能够压着第七军打,就是因为第七军的炮兵没有跟上来。

  现在炮兵来了,说明第七军的后路也打通了。

  那还怎么说,当然是揍他丫的。

  “杀啊,兄弟们,咱们的炮兵来了,援军也要来了。”冯玉强对周围的战士喊道。

  满是硝烟的201号高地已经被鲜血浸染。

  双方的战士厮杀在一起,在这里生命似乎变得非常脆弱而短暂。

  拉西莫夫看着眼前唾手可得的阵地,心中一阵惋惜。

  敌人的炮火还在自己的后方延伸,他们这是要用炮击了来封锁自己的后路。

  后方的沙俄指挥官果断做出了调整。

  撤退的号声响起,漫长的阵线上,沙俄军队争先恐后向后退去。

  在猛烈的炮击下,沙俄人终于胆怯了。

  指挥官并不想将所有人都陷在这里。

  彼得罗夫斯基也来到了前线,他一共调动了四个师,还有大量的仆从军,总兵力将近六万人,对方的阵地上撑死只有两万人。但是进攻了半天之后依然没有任何进展。

  他给手下下达了死命令。

  刚刚有了效果,但是对方的炮兵突然发威,这让前线正在准备的军队伤亡惨重。

  彼得罗夫斯基舍不得前线那两个师,但要是为了救那两个师而损失了更多的军队,那样似乎也不划算。

  “现在的情况非常危急,我们占领伊犁河谷之后还从来没有碰到这样严峻的形势。”彼得罗夫斯基不得不召集手下将领商量对策。

  高级统帅通常都会在顺利的时候一意孤行,在战事不利的时候找人集体决策。

  顺利的时候一意孤行,最后功劳全是自己的。同理,逆境时集体讨论则可以分散责任。

  “元帅,现在敌人给我们出了一道选择题,要么消灭眼前的敌人,将战线夺回来,要么放弃前线的两个师。”沙俄第13步兵师师长乌斯季诺夫道。

  形势非常明晰,彼得罗夫斯基没有必要再找人商量。

  但是他缺少继续进攻的决心,要不然他也不会下令撤退。

  “乌斯季诺夫将军说的没错,要是我们继续进攻的话,你们谁有信心攻破前方的防线?”彼得罗夫斯基一双鹰眼扫向面前的众人。

  这下子底下没人说话了。

  过了一会儿,参谋长索科洛夫才说道:“元帅,天马上就要黑了,我们为什么不发动夜袭呢?”

  “夜袭?”

  索科洛夫的话打开了大家的思路,众人纷纷附和,一些人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证明夜战的话,对他们来说会非常有利。

  第七军的指挥部中,单耀东看着手中的军令,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

  “撤退?”他一把将军令拍在桌子上。

  “是的,林司令的军令是让我们退到原本沙俄人的第一道防线以东休整。他们已经完成了围剿任务。第五军和第六军会接替防御的任务。”参谋说道。

  “可是为什么不将我军的战线退到咱们这里。”单耀东有些疑惑。

  “军长,咱们的这条防线是临时修建的,而且这里的地形并不利于防守。”参谋已经明白了林文察的意思。

  单耀东其实早就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土地,他舍不得放弃。不知道有多少第七军的将士在这里牺牲。

  护卫军的总方针就是吊住沙俄人打。既然没有准备一下子占领伊犁河谷,那么将防线在这个峡谷中推进也没有太大的意义,反而会增加自己这边补给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