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海覆清1852董王不懂
第一〇一四章 新生活运动(第2页)
“这……”
王松发现自己找不到家了。
还好,村口的草垛下面,几个年纪大的老头正蹲在那里晒太阳。
“呀,二大爷啊,我是阿松啊。”王松一眼就认出了自家的二大爷。
这位老人一开始并没有认出王松。
因为王松带着一顶狗皮帽子,身上也穿着一件皮衣。
这装束只有以前的地主才能够拾掇的起来。
哪怕是他们现在已经能够吃上饭,依然穿不起这么好的衣服。
“哎呦,阿松啊,怎么是你啊,两年没回来了吧。”
“是啊,二大爷,您知道我家在哪吗?”王松现在已经是归心似箭了。
“大哥。”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小女孩的声音在不远处响起。
王松抬头一看,竟然是他的二妹。
“二娟子,是我,是大哥,我回来了。”
二娟子迈开腿跑了过来,两边的小辫子上下摆动。
“大哥,真的是你吗?娘刚刚吃饭的时候,筷子掉地上了,于是让我出来到村口看看。”
当地有一个说法,吃饭的时候筷子掉到地上意味着家里要来客人。
其实王松一个月之前就拍了电报回来,告知家人自己要回来。
只是因为不知道陆上需要耗费的时间,所以没说具体什么时候到家。
“这是你大嫂。”王松赶紧指着坐在马车上的刘巧儿介绍道。
二娟子倒是非常机灵,赶紧笑着喊道:“大嫂好,大嫂您真漂亮。”
巧儿这个时候已经从马车上下来,从身上的一个小口袋中掏出奶酪块给二娟子。
“二妹,来给你糖吃。这是加了蜂蜜的奶酪糖,俺们农场自己生产的。”
农场的养牛场主要养的是奶牛,是华族引进的北欧品种,能够适应寒冷的北方气候。
“谢谢大嫂。”
三人领着马车沿着村子里的大路向里面走。没过过久便拐进了一条横向的小路。
“大哥,前面那就是咱们的新家了。”
王松看到了。
三间并排的平房,墙根用的砖石,上面的墙壁是土胚,房顶用的芦苇杆子打底,上面铺了一层黑瓦。
房前是篱笆围起来的院子,一侧还有两间矮一些的厢房。
一间带着烟囱的应该是厨房,另外一间就应该是柴房或者是仓库了。
二娟子欢快地跑进了院子。
“大哥回来了!”
“大哥回来了!”
她一边跑一边喊。
正在堂屋吃饭的王家人都跑了出来。
王松见到自己的父母,当即双膝跪地给二老磕头。
巧儿也要跪下来,但是被婆婆一把扶住了。
“这是巧儿吧,长得真俊呢。你身子重就不要在意这些虚礼了,俺们就是个庄户人家,不在意这些东西。”王母也就四十出头,不过干农活的农村妇女,风吹日晒,老得要快,脸上都已经有了皱纹。
但是人看起来很慈祥。
“多谢娘。”刘巧儿低着头,有些害羞地说道。
一家人回到堂屋,他们果然在吃午饭。
桌子上摆着一盘咸菜,用辣椒炒熟了,似乎还加了蒜,闻起来蛮香的,还有一盘蒸好的红薯。
喝的是粗面糊糊。
鲁南这边喜欢用粗面、豆粉和花生碎一起煮糊糊,加点盐巴菜叶子,香的不得了。
“你们一定还没吃饭吧,老婆子你赶紧去给儿子煮饭。”这个时候王松的父亲开口了。
王松发现自己找不到家了。
还好,村口的草垛下面,几个年纪大的老头正蹲在那里晒太阳。
“呀,二大爷啊,我是阿松啊。”王松一眼就认出了自家的二大爷。
这位老人一开始并没有认出王松。
因为王松带着一顶狗皮帽子,身上也穿着一件皮衣。
这装束只有以前的地主才能够拾掇的起来。
哪怕是他们现在已经能够吃上饭,依然穿不起这么好的衣服。
“哎呦,阿松啊,怎么是你啊,两年没回来了吧。”
“是啊,二大爷,您知道我家在哪吗?”王松现在已经是归心似箭了。
“大哥。”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小女孩的声音在不远处响起。
王松抬头一看,竟然是他的二妹。
“二娟子,是我,是大哥,我回来了。”
二娟子迈开腿跑了过来,两边的小辫子上下摆动。
“大哥,真的是你吗?娘刚刚吃饭的时候,筷子掉地上了,于是让我出来到村口看看。”
当地有一个说法,吃饭的时候筷子掉到地上意味着家里要来客人。
其实王松一个月之前就拍了电报回来,告知家人自己要回来。
只是因为不知道陆上需要耗费的时间,所以没说具体什么时候到家。
“这是你大嫂。”王松赶紧指着坐在马车上的刘巧儿介绍道。
二娟子倒是非常机灵,赶紧笑着喊道:“大嫂好,大嫂您真漂亮。”
巧儿这个时候已经从马车上下来,从身上的一个小口袋中掏出奶酪块给二娟子。
“二妹,来给你糖吃。这是加了蜂蜜的奶酪糖,俺们农场自己生产的。”
农场的养牛场主要养的是奶牛,是华族引进的北欧品种,能够适应寒冷的北方气候。
“谢谢大嫂。”
三人领着马车沿着村子里的大路向里面走。没过过久便拐进了一条横向的小路。
“大哥,前面那就是咱们的新家了。”
王松看到了。
三间并排的平房,墙根用的砖石,上面的墙壁是土胚,房顶用的芦苇杆子打底,上面铺了一层黑瓦。
房前是篱笆围起来的院子,一侧还有两间矮一些的厢房。
一间带着烟囱的应该是厨房,另外一间就应该是柴房或者是仓库了。
二娟子欢快地跑进了院子。
“大哥回来了!”
“大哥回来了!”
她一边跑一边喊。
正在堂屋吃饭的王家人都跑了出来。
王松见到自己的父母,当即双膝跪地给二老磕头。
巧儿也要跪下来,但是被婆婆一把扶住了。
“这是巧儿吧,长得真俊呢。你身子重就不要在意这些虚礼了,俺们就是个庄户人家,不在意这些东西。”王母也就四十出头,不过干农活的农村妇女,风吹日晒,老得要快,脸上都已经有了皱纹。
但是人看起来很慈祥。
“多谢娘。”刘巧儿低着头,有些害羞地说道。
一家人回到堂屋,他们果然在吃午饭。
桌子上摆着一盘咸菜,用辣椒炒熟了,似乎还加了蒜,闻起来蛮香的,还有一盘蒸好的红薯。
喝的是粗面糊糊。
鲁南这边喜欢用粗面、豆粉和花生碎一起煮糊糊,加点盐巴菜叶子,香的不得了。
“你们一定还没吃饭吧,老婆子你赶紧去给儿子煮饭。”这个时候王松的父亲开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