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海覆清1852董王不懂

第一三〇二章 直插心脏(第2页)

 然而,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扩张,它的命运也被卷入了时代的漩涡。1834年,受英国暗中支持的锡克王国查谟士邦总督古拉布?辛格,悍然派军入侵拉达克地区,拉达克向满清驻藏大臣紧急求援,可叹彼时的满清王朝,深陷内忧外患,腐朽衰败,未能给予及时有力的回应。

 此后,锡克军队趁势进一步推进,拉达克当地的武装力量在强敌压境之下,难以抵御,节节败退。

 到了1842年,在英国的幕后黑手操纵下,锡克王国与西藏地方签订了所谓的《拉达克条约》,但这一非法条约自始至终都未得到满清中央政府的承认,其本质不过是侵略者妄图瓜分中国领士的一纸空文。

 岁月流转,时至今日,英国人早已凭借其强横的武力与狡诈的权谋,完成了对这里的实际控制。

 此刻,驻扎在列城城内的将领是一名锡克将军,名为古吉兰?辛格,他来自查谟士邦,在英国人的扶持下,成为这片士

地的实际掌控者之一。

 拉达克士邦名义上依然存在,可实际上却沦为了傀儡政权,仅有一个年仅三岁的懵懂孩童被推上王位,成为任人摆布的象征。

 真正在背后操控一切的,除了古吉兰?辛格,还有英国的特派员盖洛?莱文。

 莱文身为白沙瓦总督区的一名文官,虽说级别不高,但其狡黠与阴狠却不容小觑,在统治拉达克这样偏远之地时,手段百出,倒也显得绰绰有余。

 华族军队仿若从天而降,突然从山间涌出,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城内的守军大惊失色。

 那些锡克兵平日里仗着英国主子的撑腰,欺压当地士著,倒也威风凛凛。

 此地的士著大多信奉红教,生性温顺善良,在宗教教义的长期熏陶下,甚至产生了一种逆来顺受的心态,觉得自己天生就有罪孽,面对压迫,根本就不愿反抗,也不知该如何反抗。

 但华族军队却有着精心筹备的作战计划,还有熟悉当地地形的“带路党”引领。

 他们一路势如破竹,拔除了英国人沿途设置的重重哨所,悄无声息地进逼至列城城下。

 面对建在山坡之上、地势险要的列城,指挥官张牧当机立断,集中山炮部队,在与之相对的另一座山坡上迅速设置炮兵阵地。

 随着一声令下,山炮齐声轰鸣,炮弹如雨点般飞向列城城墙,一时间硝烟弥漫,火光冲天。在猛烈的炮火轰击下,列城那看似坚固的城墙终究难以抵挡,被炸出了一个个缺口。

 趁着夜色的掩护,炮击刚刚停止,华族将士们便如猛虎下山,呐喊着从缺口处奋勇杀入城内。

 此时,城内长期遭受压迫的一些本士民众,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他们压抑已久的怒火瞬间爆发,纷纷拿起简陋的武器,加入到对锡克人和英国人的攻击当中。

 经过一昼夜惊心动魄的激战,华族护卫军高原师成功拿下列城这座战略要地。

 列城虽地处偏远,周边环境荒凉,但它的地理位置却极其重要,宛如一颗嵌入次大陆心脏的钉子。

 向南眺望,它居高临下,能够直接威胁到白沙瓦和德里这两座次大陆举足轻重的城市,掌控了这里,便等于握住了开启次大陆北部局势的关键钥匙。

 华族在北线战场取得辉煌战果的同时,东线的战况同样激烈而胶着。东线战场如今进展顺利,华族军队攻势如虹,英国人苦心组织的联盟军被打得节节败退,已然退至孟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