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海覆清1852董王不懂

第一三〇九章 缓一口气(第2页)

 苏达连忙笑着说道:“元首,确实是好消息!威廉堡被我们成功拿下了,而且仅仅用了半天的时间。这其中大部分的功劳都要归功于飞艇部队啊!”

 飞艇部队作为元首亲自谋划组建的一支新兴力量,其在战场上取得的辉煌战绩,无疑也为董良的军事智慧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彰显了他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前瞻性的战略眼光。

 赵烈文,这位长期担任护卫军总参谋长的资深将领,对于护卫军在战争中不断涌现的新式战法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敏锐的感知。

 他深知,每一次新武器的出现和新战法的运用,都将对战争的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可能改变战争的历史进程。

 他说道

:“元首,战争的模式再一次被我们护卫军刷新了。从今往后,战争将不再仅仅局限于陆地和海上这两个传统的战场,天空也将成为我们争夺胜利的重要舞台。”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未来战争的深刻思考和对护卫军发展的坚定信心,仿佛已经看到了护卫军在未来的战争中凭借着先进的武器和创新的战法,无往不胜,威震四方。

 董良微微点头,眼中闪烁着深邃的光芒,仿佛能够穿越时空,看到未来战争的模样。

 他缓缓说道:“是的,未来的战争必然是海陆空一体化的立体战争模式。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还会衍生出围绕通信、太空等领域的新型战争形式。但在短期内,海陆空这三个维度将是我们战争的主要舞台。”

 董良的话语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赵烈文和苏达心中对于未来战争的迷茫,让他们对战争的发展趋势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为他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赵烈文微微沉思后,接着分析道:“有了飞艇的强大助力,想必攻下孟买也并非难事。英国人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一旦孟买被我们攻克,那么次大陆的战争胜负基本上就可以确定了。”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胜利的期待和对局势的精准判断,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干钧之力,让人感受到了他对战争胜利的坚定信念。

 董良再次点头表示赞同:“确实如此,不过战争的硝烟并不会在短时间内消散。英国人在遭受此次重创后,下一步很可能会退守波斯湾,凭借那里的地理优势和海军力量进行最后的抵抗。”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凝重,深知战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每一步决策都需要谨慎权衡,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战局的逆转。

 赵烈文的思维如同飞速运转的齿轮,已经开始谋划下一步的战略布局。他目光坚定地说道:“元首,如果这次海军能够在飞艇的配合下成功剿灭孟买的联盟海军,那么我们或许应该趁势向东非进军。我们必须在东非建立一个稳固的立足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逐步掌控印度洋航线,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到那个时候,波斯必然会感受到我们华族的强大实力,从而倒向我们。我们便可以与奥斯曼人进行一场平等的对话,看看他们到底是倾向于欧洲还是亚洲。如果他们执迷不悟地站在欧洲一边,那么我们就有必要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亚洲的土地不欢迎那些背信弃义的势力,他们应该从亚洲的土地上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