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一三章 开凿运河(第2页)
“首相阁下,格莱斯顿勋爵来了。”秘书轻声说道。
格莱斯顿作为内阁的财政部长,虽然身处保守党政府之中,却是敌对的自由派人士,他的背后站着那些新兴的资本家阶层。
帕麦斯顿当初将他吸纳进内阁并委以财政部长的重任,主要是为了解决这一届政府所面临的严重财政问题。
近年来,帝国陷入战争状态,军工生产成为了经济的主导,政府需要投入巨额的军费开支。然而,仅凭财政收入根本无法满足如此庞大的军费需求,只能通过大量发行国债来勉强维持。而那些新兴资本家就是政府最大的债主。
帕麦斯顿微微抬起头,看了一眼被自己折腾得乱七八糟的办公室,无奈地叹了一口气,说道:“安排他到会客室吧。”
“是,阁下。”秘书应了一声,便转身退了出去。
帕麦斯顿稍稍整理了一下自己有些凌乱的燕尾服,重新给自己的烟斗填满烟丝,然后缓缓地向小会客室走去。
格莱斯顿走进会客室,脸色十分难看。战争打到如今这般田地,任谁都不愿意见到。两支大型舰队的先后覆灭,对于大英帝
国来说,无疑是动摇了根基的重创。
“首相阁下……”格莱斯顿刚要开口说话,便被帕麦斯顿抬手打断了。
“先坐吧,该来的总归会来的。”帕麦斯顿一脸沮丧地说道。
见到帕麦斯顿如此消沉的模样,格莱斯顿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同情。
尽管在政治上,他一直将帕麦斯顿视为自己的对手,但在内心深处,他还是十分尊重这个强劲的对手。
帕麦斯顿确实是一位极为出色的政客,他有着非凡的隐忍能力,也懂得审时度势,把握时机。
若不是遇到了华族这个仿佛拥有神奇力量的对手,他相信帕麦斯顿一定能够带领大英帝国走向更加辉煌的巅峰。
然而,现实却是如此残酷。大英帝国每一次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满心以为能够将敌人一举击败,可结果却总是事与愿违,出现意想不到的偏差。
华族就像是受到了上天的眷顾一般,总能在看似绝境的情况下反败为胜,让大英帝国的一次次精心谋划都化为泡影。
格莱斯顿犹豫了一下,还是将当前的严峻情况如实说了出来:“首相阁下,东印度公司的股票如今已经跌至谷底,根本无人愿意接手,市面上还有大量的人在低价抛售我们的国债。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根本没有办法再筹集到足够的资金组建一支东方舰队。而且,其余几国在这场战争中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他们自身难保,说不定还想从我们这里获得补偿,应该不会再派兵支援我们了。”
帕麦斯顿沉默了片刻,缓缓说道:“东印度公司已经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了。财政部可以下令对其进行全面调查,然后取消其存在。所谓公司法人,本就是为了在必要时承担责任而设立的,现在就让东印度公司来背这个锅吧。只要东印度公司破产,那它的数十万员工政府就无需再负责管理。反正政府也不能为东印度公司的巨额债务买单。到时候,我们还可以将该公司在非洲大陆的一些产业收归国有,以此来弥补财政上的亏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