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海覆清1852董王不懂

第一三二一章 苏达回家(第2页)

 这些家族在南洋开拓新事业的时候,大部分都采用了传统的开枝散叶方式。

 他们会精心挑选家族中某一房的人,将其迁徙到南洋,让他们负责掌控家族在那里的新产业。

 同时,还会从家族中选出那些年轻有为、充满朝气的后生,派他们前往南洋

历练,期望他们能够在那里大展宏图,为家族争光。

 董良专门找人做过统计,结果发现,海外资产在百万华元以上的家族,目前已经有上干家之多。

 从这个数据就可以看出,下南洋已经成为了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席卷了华族的各个角落。

 苏达也趁着这个机会,回了一趟久违的家。苏家的产业主要集中在橡胶园,他们最大的一片橡胶园,坐落在海南岛的中部,那里阳光充足,雨水充沛,非常适合橡胶树的生长。

 第二大的橡胶园,则位于吕宋,同样也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在华族排名前十的橡胶园中,苏家就独占三席,这可是相当了不起的成就。

 而且,苏家的橡胶园因为投建得最早,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已经有部分开始投产,苏家的割胶工人每日都能够收集到大量的天然橡胶。

 这两年,由于英国人在印度洋上横加封锁,华族原本从巴西帝国获取橡胶的途径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就像一条重要的生命线被掐断了一样。

 可与此同时,华族内部的电气化改革却进行得如火如荼,对橡胶的需求与日俱增,就像一个永远吃不饱的巨人。

 这种供需之间的巨大矛盾,直接导致了华族内部的橡胶价格像坐火箭一样暴涨。

 直到今年年初,橡胶的价格已经飙升到了原来的五倍之多。苏家多年来在橡胶园上的连续投入,终于迎来了丰厚的回报,就像一颗精心种下的种子,在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后,终于开出了绚烂的花朵。

 然而,赚了大钱之后的苏家,并没有像其他暴发户一样,变得张扬跋扈。相反,他们越发低调,行事小心翼翼。

 苏文灿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有人邀请他去担任商会的理事,这本是一个既能提升家族地位又能拓展人脉的好机会,可他却委婉地拒绝了;有人找他去主持宗祠大典,这在家族中可是一件无比荣耀的事情,他同样婉言谢绝。

 没有了那些迎来送往的应酬,苏家的大门前显得格外冷清,偶尔只有几只小鸟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打破这份寂静。

 这天,管家苏林像往常一样,早早地打开了苏家的大门。突然,他的眼睛一下子瞪得滚圆,脸上露出了一脸的欣喜,因为他看到了自家少爷苏达正站在门口。

 “少爷,怎么是您啊?不是说不回来了吗?”苏林满脸疑惑地问道。

 苏达笑着回答道:“元首临时决定南下,我就跟着回来了。”说着,他将手中的礼盒递给苏林。

 苏林接过礼盒,转身冲着堂屋大声喊道:“老爷,少爷回来了。”

 原本安静得有些压抑的苏家,瞬间热闹了起来。苏达的母亲,一位裹着小脚的妇人,听到喊声后,第一个冲了出来。由于跑得太急,她差点摔倒在地。苏达眼疾手快,赶紧上前扶住母亲。

 “达儿,快去见你爹爹去。刚刚饭桌上还在念叨你呢。”母亲拉着苏达的手,满脸慈爱地说道。

 然后,她又冲着苏林吩咐道:“管家,吩咐厨房再加几个菜。”苏达在一众女眷的簇拥下,走进了堂屋。

 只见苏文灿正坐在主位上,桌子上摆放着的菜肴,荤素搭配得十分合理,但却没有一点大户人家那种奢华的感觉,显得朴实而又简单。“见过父亲!”苏达因为许久未回,心中满是思念,于是给苏文灿行了一个大礼。

 苏文灿表面上还是一副漫不经心的表情,就好像苏达的归来并没有让他感到丝毫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