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五三章 西拉要塞(第3页)
在这十二艘战舰中,有六艘是爱德华从西印度海战中带回来的护卫舰分队。
尽管这些战舰经过维修,但仔细看去,仍能看到舰体上留下的被炮弹撞击的痕迹,这些痕迹就像是一道道伤疤,记录着它们曾经经历过的残酷战斗。
而另外六艘战舰则要更长一些,吨位达到了两干多吨,它们是从本土新补充的战舰,名为“泰晤士河级”驱逐舰。
这款“泰晤士河级”驱逐舰是英国海军专门针对华族舰队设计的一款新型战舰。
驱逐舰的称呼是皇家海军首创。
它的设计理念融合了当时先进的军事技术和战术思想,具有多种独特的功能。
在与主力战舰配合作战时,它可以凭借其高速和灵活的机动性,驱逐那些试图靠近主力战舰的华族鱼雷艇,为舰队提供有效的保护。
同时,它自身还携带了皇家海军自行研制的鱼雷,这些鱼雷具有强大的杀伤力,可以对华族海军的大型战舰构成严重威胁。此外,在火力配置上,它也能够压制华族海军的高速攻击舰和小型战舰,在海战中占据一定的优势。
爱德华对这款“泰晤士河级”驱逐舰十分满意,实际上,这款战舰在设计过程中也吸收了他的一些建议。
自从星加坡海战结束之后,爱德华就开始频繁地给海军部写信,将自己在海战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以及一些重要的发现和战术建议,详细地告知海军部。
他作为一名受过专业教育的海军将领,在战场上的真实感受和直观体验,远比那些通过层层传递的僵硬情报更加生动、准确。他的这些建议,为英国海军的战舰设计和战术改进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西摩尔上校,我的职责是守护亚丁港,你知道这里对帝国的作用,如果这里失守,那么埃及就危险了。帝国正在推进的运河计划也将夭折。而华族人的触手就将伸到地中海,到时候不仅仅是帝国,整个欧罗巴都将陷入到巨大的危险之中。这种危险甚至要超过数百年前蒙古人的西进。”艾伦少将试图从战略高度说服爱德华,他在从军之前是研究历史的,因此在分析问题时,总是能够站在历史的角度,将问题的严重性阐述得淋漓尽致。
在学识方面,爱德华确实非常尊重艾伦少将。他知道,艾伦少将有着深厚的历史知识和丰富的战略眼光,他的分析往往能够切中要害。
然而,在对海军战略的理解上,爱德华却有着自己坚定的观点。
他始终认为,海军的核心使命就是主动出击,掌握海洋的控制权。如果只是将战舰停留在港口,作为防御要塞的一部分,那么海军的攻击性和机动性就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这十二艘战舰,停在港口时就只是十二个静止的炮台,无法对敌人构成实质性的威胁;但如果让它们驶入茫茫大海,它们就将成为一群随时能够扑向敌人、撕咬敌人的饿狼,发挥出海军应有的战斗力。
大英帝国虽然在波斯湾的势力有所收缩,被迫撤离,但它多年来建立的情报网络依然在发挥着作用。
通过这个庞大而复杂的情报网络,爱德华得知,华族海军的主力已经回撤,现在留在波斯湾的只是一些分舰队。
在他看来,这正是他们出击的绝佳时机。此时的波斯湾,就像是一片没有大型掠食者的海域,而他的舰队,则是一群饥饿的猎手,正等待着在这片海域上展开一场激烈的“捕猎”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