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六 四章 三镇之战(第3页)
斋桑湖,这座位于华族西北仅次于夷播海的大湖,也是额尔齐斯河的重要源头。在湖的北岸,有一座华族要塞,要塞位于额尔齐斯河河口地带,控制着额尔齐斯河上游,乃是一个战略要地。
这里的每一块石头、每一道城墙,都承载着华族的军事智慧和战略考量。沙俄也在这座要塞的北边囤聚了重兵,构筑了一条与华族对峙的防线。双方的士兵们在这片土地上严阵以待,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仿佛一根紧绷的弦,随时都可能断裂。
坐镇伊犁城的林文察,此时正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他一直在思考如何将自己手中的步兵投送到沙俄的东方三镇。沿着额尔齐斯河的这些沙俄堡垒群,就像是一道坚固的屏障,横亘在他的面前。
在北上之前,他还要将戏给做足,让敌人以为护卫军要收回希瓦汗国。因此他一边在斋桑湖集结兵力,一边授权给李秀成。让他组织几个农业军团师,让这些人换上正规军的衣服,配合着一些正规军,在已经被护卫军控制的希瓦汗国东部集结。
李秀成很给力,他手中还剩下一个军,但是却集结了十几万人,加上布哈拉与爱乌罕的仆从军,总兵力将近二十万。
费尔干纳盆地过去两年积攒的粮食几乎都被运送到前线来,供应这些大军消耗。
这戏绝对是做足了,要不这样的话,也无法骗过狡猾的米留金。
沙俄人也通过伏尔加河以及里海的航线,向里海的东岸大量增兵,总兵力也达到了十几万,其中还有五万奥斯曼帝国援军。
而护卫军这边,现在除了留守费尔干纳盆地的一个军还有坚守在夷播海西岸防线上的两个师,整个西北战区剩下的步兵几乎都在斋桑湖北岸。
问题是这么多兵力究竟该如何投送到沙俄的东方三镇。伊犁城的指挥部中,林文察沉默地观察着指挥室中的沙盘。那沙盘上的每一个标记、每一条线条,都代表着一场战争的布局和无数士兵的命运。
“留给我们的作战时间不到三个月,三个月后开始下雪,后勤补给势必会中断。按照之前的部署,草原军团出击,清理沙俄东方三镇的外围,切断三镇之间的联系,我们的四个野战步兵军必须要能够在一周之内赶到自己的作战位置,完成封锁。问题是从斋桑湖到三镇这段距离有上干公里,沿途都是敌人的据点。如何快速突破?”林文察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指挥室中回荡着,仿佛是在向每一个人发出挑战,也像是在向命运发出质问。他的目光在沙盘上缓缓移动,从斋桑湖到东方三镇,那漫长的距离仿佛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他知道,这将是一场艰难的战役,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影响到战争的胜负。他的心中,既有对胜利的渴望,也有对未知的担忧。但作为一名将领,他必须要冷静下来,寻找出最佳的突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