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海覆清1852董王不懂

第一三九四章 意外收获(第2页)

  人只要还有一口饭吃,谁会去将脑袋别在裤腰带造反呢?这才是草原上的牧民能够摆脱贫困的根本。



  所以,当草原上的物资被抽调后,政府迅速行动起来,调集物资给他们补上。就像是从低处向高处上水一般,如果位差太大,就要一级一级上水。草原的物资就近送到前线,再从后方抽调物资送到草原。

  北平府的火车站,此时一片繁忙景象。大量的粮食物资集中在这里,正准备装车运往草原。这条铁路从北平府向北穿过燕山,沿着平缓的漠南草原,继续向北穿过戈壁,一直修到了库伦。

  这是仅次于西北大铁路的华族第二条战略铁路。

  运输的问题解决了,但是,这些物资要分发到那些被征收物资的牧民手中,还有大量繁琐的工作要做。

  董良在陈得利出发前,就给了明确批示,那就是不能让一户牧民吃亏。这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话语,更是华族对百姓的承诺,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担当和责任。

  在这个关键时期,一个国家就像是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其运行效率在此时展露无遗。各个部门之间紧密配合,从物资的筹集、运输到分发,每一个环节都不容有失。官员们日夜坚守岗位,百姓们积极响应号召,共同为了国家的利益而努力。

  与此同时,京城的元首府中,刚刚从次大陆回国的徐潇海正在向董良汇报一些报告上都没有写的内容。这些内容都是他的亲身感受,带着次大陆的风土人情和实际情况。

  “元首,你交代的这件事情,我们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如果维持现在的稳定状态,次大陆的人口有可能在十年之内过亿,并且保持高速的增长。那里的自然环境太好了,哪怕是生产效率低下依然能够提供足够的粮食养活这些人口。而且当地的人没有节育的概念。”徐潇海神情专注地说道。

  是的,董良让徐潇海私底下调查的就是次大陆的人口增长问题。

  在此之前,他还让其他人做过另外一项调查,那就是次大陆的土著军民能否被华族同化。



  答案是否定的。哪怕是以华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难以同化次大陆。

  这并非学者的凭空臆断,而是有历史依据的。在历史上,次大陆被不同的民族所占领过,但是这里的人始终没有被同化。这里同样是一片古老的大陆,他们的文化也根深蒂固。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这种维持当地稳定的政策反而会让当地的人口快速增长。”董良低声说道,他并非在问徐潇海,更像是在自言自语,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徐潇海看了一眼董良,心中的疑惑还是忍不住问了出来:“元首,次大陆的人口多了,对咱们难道是坏事情吗?他们的人口再多也不会威胁到华族安全吧。”

  在接手这个调查的时候,徐潇海就非常不理解。华族将次大陆定位为未来华族的原料供应地和藩属国,同时也是低端产业的迁移地。在他看来,这个地方的人口越多,对华族的发展应该越有利。

  董良摇了摇头,语重心长地解释道:“以现在的世界规则来看,确实不会出问题,因为国与国之间只要讲实力不用讲规则,但是未来的世界会怎么样?谁都不知道,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咱们的社会会越加的文明。社会变得文明,信息更加通常、公开、透明,很多现在能够用的手段,到了那个时候就用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