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4、豪横(第2页)
程程坐的笔直,没有动,让榴榴就这么靠着,然后伸出小手,搂住榴榴的肩膀,防止她掉下去。
“程程,我来抱榴榴吧。”朱小静说。
程程嘘了一声,压低声音说:“榴榴会醒来的。”
从白家村到县城,路程是一个半小时,这是修了出村的水泥路后,不然要两个多小时。
张叹出资修建的水泥路一路从白家村延伸出去,直到连接上了乡镇的公路才为止。
现在出村方便多了,不像以前,土路,坑坑洼洼多,路窄,要是遇到下雨天,春天的梅雨季节,那真是一脚一个泥坑,出个村子要个把小时。
所以张叹修路,大家十分感激,给他立了个碑。
上午九点半,两辆车一行人终于抵达了县城,在莫娣化展馆前停下。
捐赠仪式的时间是上午十点过八分,良辰吉时。
王皓和吴越、赵馨等人已经先一步到了,张叹的车一到,他们就发现了,在门口迎接,站一起的还有莫娣化展馆的馆长。
张叹和化展馆的一行人见过,不算陌生。
小朋友们被家长们带走了,不打扰张叹的正事。
“张老师,今天很帅啊。”
说话的是川蜀电视台的那位女编导刘燕,她也在。
昨天采访了张叹后,她便回到了县城,没有走,留了下来。
“张导,讲两句吧。”
有人端着摄像机靠前,要采访张叹。
这人明显不是川蜀电视台的记者,看话筒上的ogo,是新闻网站的记者,也就是俗称的娱记。
来的还不止一家,有好几家,见有同行抢先一步要采访张叹,这些人都往前挤。
他们不是剧组和莫娣化展馆邀请的,而是自己来的,因为电影莫娣的热映,类似的新闻很有吸引力,能够带来关注和流量。
他们是跟随流量而走的。
张叹没想到刚来就要采访,但是大家大老远的赶来这个小县城,都不容易,于是便讲两句。
“电影莫娣是根据莫娣老师的真实故事改编的”张叹讲道。
刘燕和她带来的记者站在一旁,记者看着她为难地说:“姐,这?”
刘燕:“这什么啊,挤过去啊,新闻都是要抢的,难不成等着张老师单独给你讲?”
记者一听,和摄像也往前挤。
刘燕见状,微微摇头,说心里话,论职业性,现在的新闻记者甚至不如这些娱记了。
虽然新闻记者看不起娱记,但是不可否认,人家娱记遇到新闻,是真干啊,扑得下身子,干得了脏活累活粗活,反而是应该扑下身子到基层调研的新闻记者们,基本都是等着新闻上门,接了通知才动身前往,到了现场也不是争着抢着挖掘新闻,而是要一份新闻通稿,拍一拍现场,有条件的就请当事人过来接受一下采访,上个镜,然后喜滋滋地领一份车马费,吃顿招待的饭菜,优哉游哉地回去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