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正位中宫(第2页)

  一言未休,他便向满朝文武喝道,“你们,可都是这般想的?!”

  一殿之臣,梁氏党徒自不必说,余下人等面上亦各有迟疑之色。

  人人皆知,皇帝独宠孟氏,她是贵妃已容她走上这金銮殿来,与皇帝并肩而坐。他日若再封后,是否天下都要与之共享?

  一个女子,凭她有多大的功劳,又怎能与皇帝并肩!

  陆昊之微微一笑,“宋思文,呈上来!”

  宋思文当即走出班列,手捧厚厚一叠奏文,打开来竟至在地下铺了两层。

  他手捧奏疏,朗声念起,一字一句,荡荡如水流,掷地有声。

  原来,这竟是民间百姓上书请奏皇帝封孟氏为后的文章,起笔之人便是当初那位为孟嫣写下《贤女传》的名士!

  文中例数了孟氏之功德,极尽溢美之词,更将其与古代大贤之女相提并论,直称其若不能为后,则天下亦可为后之女。

  名士文采自是非同一般,直将文武百官听得心头震颤不已。

  文章不长,宋思文须臾便念完了。

  一人禁不住问道,“宋大人,这便完了,余下的却是什么?”

  宋思文道,“底下的,是京城百姓为求皇上封贵妃娘娘为后,自发签名及摁的手印。”

  这一言,震动了整个朝堂。

  那地下满铺的纸张,密密麻麻竟全是民心民意!

  所谓众望所归,便是如此。

  陆昊之握着孟嫣的手,向下朗声道,“尔等,可还有何不服?朕试问,这天下还有哪个女子能如孟氏这般,深得民心?!”

  殿上众人垂首默默,鸦雀无声。

  宋思文当先拜倒,口中高呼,“臣心悦诚服,祝吾皇万岁,娘娘千岁!”

  紧跟着,孟长远与柳正峰亦齐齐拜倒。

  有了领头之人,余下的便也都看出了名堂,这孟氏是当定了皇后,文有宋思文等人,武有孟柳看管门户,梁氏大势已去,再无翻身的余地,都急急忙忙跪下磕头,心甘情愿奉孟嫣为后,唯恐跪的晚了被皇帝扫入梁氏党羽,一起清算。

  一时里,殿上山呼万岁。

  陆昊之龙心大悦,当即命荣安宣读封后旨意。

  “……咨尔孟氏,出身名门,柔嘉唯则,礼度悠娴,应征母仪于天下,有先贤女之遗风,以册宝立尔为皇后,钦此!”

  孟嫣跪谢皇恩,封后一事终于尘埃落定。

  她接过圣旨,仰首望向陆昊之。

  这位大周天子亦直直的望着她,向她一笑。

  从今往后,他们终于可以并肩站在一起了。

  陆昊之挽起孟嫣,敛了笑意,面色肃然,沉声道,“梁本务身为宰辅,不知答报天恩,谋逆犯上,罪不容诛,今免去其一切官职,暂押入刑部大牢,着令刑部、大理寺、监察院共审此案!”

  一声令下,门外武士进殿,剥了梁本务的朝服冠带,如拖一只老狗一般拖了出去。

  梁本务面如死灰,一动不动,任凭人将他拖出大殿。

  一场惊心动魄的交锋,便就如此收场了。

  朝堂散去,孟长远步出乾清宫,走下台阶,不时有同僚过来,向他祝贺。

  他只淡淡应对,倒并没几分格外喜悦之情。

  柳正峰走来,拍了拍他肩膀,莞尔一笑,“孟兄,大喜了!”

  孟长远见是他,忙笑道,“多谢多谢。”又转言道,“如今皇上大力清扫顽固势力,正是我等大展拳脚的好时机,当同喜才是。柳贤弟今日立下这等功劳,他日前途亦不可限量。”

  柳正峰笑了笑,“食君禄,忠君事,至于前途,各尽本分也就是了。”说着,却见孟长远神情淡漠,竟还有几分恍惚,好似自家妹子当了皇后并不算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他心中忖度着,微笑道,“忙碌数日,今儿终于事毕。小弟府中略备薄酒,请孟兄过府一叙,不知兄可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