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重任在肩(第2页)

 永元帝略一思索,开口对安康公主说道: 

 “他们应该也是害怕日后被视做威胁。” 

 见安康公主有些听不明白,永元帝也决定把这些事情说清楚。 
 随着安康公主涉及得越来越深,她已然没有了回头路。 

 因此有些事情,安康公主也有了知情的权利。 

 “郑王亲近文官是一件众所皆知的事情。” 

 “朕那位皇叔并不是不知道勋贵们的重要性,而是他从多年前开始就坚定了从内部和平的进行权力过渡的原则。” 

 听到这话,安康公主和李玄的表情都不禁有些古怪起来。 

 永元帝看了他们的表情,不禁笑了笑: 

 “这可不是朕那位皇叔有多么好心,而是因为这条路是他胜算最大的篡位方式。” 

 李玄注意到了永元帝自信的笑容。 

 永元帝敢说这样的话,应该是手上有强力的底牌。 

 以前李玄就奇怪了,造反哪有不拉拢兵权的。 

 郑王只顾着跟那些文官亲近,完全无视手握兵权的勋贵们,可以说是极其的反常。 

 可听永元帝这么说,似乎郑王也有不得不这么做的原因。 

 永元帝手中的底牌,让郑王不敢轻易尝试用武力推翻永元帝,完成造反大业。 

 “难道是宫里有老怪物?” 

 “不对啊!要真有远超常规的战斗力,直接派出去取了郑王的狗头就是,永元帝哪用得着憋屈这么多年?” 

 “难道是什么离谱的护身法宝?” 

 李玄猜来猜去,但总觉得自己的猜测不靠谱。 

 但不管怎么说,永元帝如此笃定自信,看来是真的断了郑王武装造反的路子。 

 “所以才聚集文官的力量,架空永元帝吗?” 

 毕竟不打仗的时候,勋贵们的作用确实也不大,可以说是这些文官掌握了控制王朝的绝大部分权力。 

 没看永元帝这当皇帝的,没有文官的配合也寸步难行吗? 

 但永元帝得意了没多久就收敛了笑容。 

 “即便如此,郑王也不是易于之辈。” 

 “甚至最近几年,他已经离成功很近了。” 

 “若不是你的二皇姐,也就是诞生,很可能这皇位已经是他的了。” 

 永元帝在安康公主的面前并没有掩饰自己落入下风的事实。 

 “可惜,天不助郑王。” 

 “随着的成长,郑王越来越急躁了,远没有以前那么睿智。” 

 “当然了,也可能只是单纯的老了。” 

 永元帝之前在安康公主的面前总是端着架子,可今天似乎打开了话匣子一般,说起来就是滔滔不绝。 

 能看的出来,永元帝现在的心情不错。 

 安康公主默默的听着,很是认真。 

 她这些年一直呆在景阳宫中,对外界的了解极为有限。 

 虽然这近一年的时间里让她了解了不少宫里宫外的事情,但永元帝说的这些机密,可不是随便从哪里就能听来的。 

 “勋贵们不想看到郑王的胜利,因为那样原本就强势的文官只会更压他们一头。” 

 “因此,他们只能接受朕或者赢的局面。” 

 听到这里,安康公主皱起了眉头,难得主动对永元帝发问道: 

 “二皇姐当真想争吗?” 

 “我不觉得有人问过她的意见。” 

 安康公主的问题让永元帝一愣,随即不由发笑。 

 “是啊,想来武家的人也从未问过。” 

 “但不管想不想,她都必须要争。” 

 “安康,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的,尤其是生在皇家。” 

 “当年朕也不是太子,可朕前面的皇兄们死着死着,就轮到朕的顺序了。” 

 永元帝说着,不由想到了他当年被人牵着坐上龙椅的情形。 

 那天的恐惧和不安,他至今难忘。 

 没有错,登基的永元帝害怕到了极点,生怕自己也步上皇兄们后尘。 

 皇子又如何? 

 即便是太子也不过是说废就废,说杀就杀。 

 永元帝可是亲眼见过自己那位可怜的太子大哥被杀了冲喜。 

 一个太子,因为冲喜这样的理由死掉,多么的可笑。 

 而太子牺牲了性命冲喜的原因,仅仅是因为那个和他毫无血缘关系,甚至亲手送了他母后进冷宫的新晋皇后风寒了半月。 

 当然了,更重要的是新晋皇后是在诞下了皇子之后才染上了风寒。 

 那一刻,永元帝便深切的明白,即便生为皇族,只要实力不济,也不过是任人蹂躏的蝼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