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心知肚明(第3页)

 郑王一走,国公们便开始有话要说了。 

 “陛下,这个关口真要继续南巡吗?”苏定安毫不掩饰自己的担忧。 

 “这是早就定好的事情,诸位国公无需多议。” 

 永元帝态度强势,让几位国公都闭上了嘴巴。 

 但国公们还是彼此交换着眼神,微微皱起了眉头。 

 他们此时正要请求永元帝继续向前线增兵,以此来促进外部更大的压力。 

 可现在永元帝似乎打算里外两头抓,以大兴如今的情形,只怕是过于勉强了。 

 但秦纵勇已经率领先遣军抵达了前线,并且开始跟大漠交战,勋贵这边即便想改变战略也为时已晚。 

 除了一条道走到黑以外,没有其他的选择了。 

 四位国公默默的看向了安康公主,眼神中满是“拜托了”的意思。 

 安康公主也不负他们的期望,上前对永元帝禀报道: 

 “父皇,儿臣有事启奏。” 

 接着,安康公主便将国公们提出的向前线增兵一事提出。 

 安康公主说完,国公们露出紧张之色,目光也纷纷投向永元帝。 

 “安康,你也是认同这个提议吗?” 

 永元帝并没有立即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反问安康公主。 
 安康公主抚摸着李玄的脑袋瓜,看了看永元帝,然后又看了看四位国公,接着才答道: 

 “安康认为,国公们也是一片赤诚之心,为国为民,为父皇分忧。” 

 “只是以战止战,孩儿却并不认同,至少此时此刻,风险太大。” 

 安康公主早已不是只在冷宫中坐井观天的青蛙。 

 这近一年的时间里,安康公主也有着巨大的进步。 

 她的进步不如李玄的实力那般看着明显,但锋芒却分毫不弱。 

 毕竟,安康公主这一年间接触的都是大兴顶尖的人才们,耳濡目染之下,再凭借自己的悟性,学到的东西可是一点也不少。 

 安康公主这番话,既是说给永元帝听,也是说给四位国公们,以及他们背后的其他勋贵听。 

 大家都是抱着同样的目的,那就完全不需要消耗彼此的力量,减小他们最终的胜算。 

 安康公主作为两边沟通的桥梁,觉得有必要将这种事情摆到台面上讲。 

 永元帝听了安康公主的话,露出欣慰的笑容。 

 接着他面色一板,看向了四位国公: 

 “若朕不同意,不知四位认为胡国公会如何作为啊?” 

 四位国公当即惶恐行礼道:“自然是谨遵陛下圣谕!” 

 “朕看不见得啊。”永元帝叹息一声。 

 四位国公额头上开始微微见汗,但没有再多做狡辩。 

 秦纵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场恐怕除了李玄和安康公主以外,大家都很清楚。 

 但当初永元帝选了秦纵勇作为先遣军主帅,恐怕也想到了这一天。 

 有些事情,他们只是彼此心照不宣罢了,也说不上是谁瞒了谁。 

 “增兵是不可能增兵的。” 

 永元帝坚决地说道。 

 这时,赵定海第一个发言道:“陛下,如今国库充盈,正是扩充兵员的好时机。” 

 还有半句话,赵定海没有说。 

 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机,以后可就不一定再有了。 

 勋贵们同意秦纵勇的计划,也是因为想要抓住此次扩充兵员的机会。 

 否则,按照之前国库收入年年削减的情况,他们扩充兵员的请求压根就不可能在朝会上通过。 

 而总有一日,这恶性循环会威胁到如今各大勋贵手上的兵权。 

 这是他们无法接受的后果。 

 “朕也不瞒你们,钱确实是有。” 

 “可即便这个钱发给你们,这个兵你们也征不到!” 

 永元帝说得言之凿凿。 

 “如今的局势,我发下去十文钱,到你们手里又能剩下多少钱。” 

 “而后续的粮饷和武备,又是一个无底洞。” 

 “资敌的事,可不能再干了!” 

 永元帝指着四位国公,意有所指的说道。 

 四位国公听到这话,也是心中一惊。 

 至今为止,永元帝还是头一次在他们面前用如此直白的话语代指那位。 

 永元帝和郑王之争,虽然已经是朝堂上心知肚明的事情,但摆到明面上又是不同的意义。 

 四位国公心中一凛,同时暗道一句: 

 “陛下这是要分胜负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