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8章 惊喜还是惊吓(第2页)

 明天开始,完整的带他们开两天拖拉机,这样也能估出来大概一个月能挣多少钱。

 买拖拉机的底气也能更足一点。

 叶父还是舍不得两个孙子出海吃那苦头,能轻松的开拖拉机挣钱,比出海冒险强多了,而且挣的还多。

 第二日上午,叶耀东拎着烟酒去感谢俗人,结果还被俗人请吃饭。

 说他太见外了,捎带两个人本来也是举手之劳,更何况多两个人,路上也能更安全一点。

 又订了晚上的一桌,要请林集上吃饭,让他晚上跟他爹也得来。

 这也在他预期内,他昨晚上也提前知会过林集上,晚饭一起吃饭,问题不大。

 倒是没想到让他有意外的收获,俗人大方的给他们分享了一下,这边水厂交易城的商铺已经开放购买了。

 本来他也一直惦记着这个事,只是人不在家,对着其他人,他也没办法追着问。

 没想到晚饭的时候,俗人主动提起了,也跟他们说,消息还没有完全放出去,要购买也需要路子,同时也限定了个人购买的名额。

 这边盖了一个交易城,是傻子也知道以后收益低不了。

 叶耀东高兴极了,难怪他回来的这么及时。

 林集上意外收获了这个消息也承了他的情,几人一顿饭吃的宾主尽欢。

 情绪高涨,免不了,又去下半场了。

 次日,叶耀东跟林集上就借着俗人的路子,跑了一整天,一人又买了两个商铺。

 不过,这个价格可不是前几年他们在自己家那边买的商铺能比的。

 这一个商铺就叫价2万块,两个就是4万块,而且还是得有关系才能买,没关系都还买不着。

 叶耀东钱是足够的,就是让他没想到,林集上也轻易的掏了4万块钱出来。

 看来这一趟出门没少带钱,是真准备干个大了。

 叶耀东自己算算,也觉得差不多得这个价,现在都1988年了,百元大钞都发行了。

 高速发展的大城市也都有商品房了,他每天看报纸也有看到过信息。

 本身最早的商品房也是在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

 他记得报纸上刊登过,要100多块一个平方,房子是盖好卖给职工的,不过职工的话不用那么贵,职工有工龄可以抵,这个价格是职工往外卖的。

 一般人没有买房的资格,但你钱出的多,好好操作一番,自然能从别人手里拿到购房指标。

 100多块一平的房价,放现在是真的贵,一般的职工一个月工资也就只有几十块,除非等级高的。

 但现在是高速发展时期,个体户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最赚钱的也就属个体户了。

 在80年代中后期,又是在港口城市,拿2万块对个体户来说,还真的轻轻松松。

 买完了这两个商铺,他对现在的物价,又有了更准确的认知了。

 钱贬值的速度太快了。

 他琢磨着,等他爹把两个孙子带出师后,他也把手头商铺的事处理了,就还是把收货的活交给他爹,他去其他城市转一转。

 著名的江南造船厂他都还没去过,顺便也能去魔都看看,有名的浦东新区,现在长什么样他都还不知道,也不知道开发了没开发。

 也不能因为收货要现金交易,就把自己困在这里了。

 安排他爹上的培训班也可以隔天去的嘛,反正收货也是隔天收送一次。

 正好错开了,也不是什么艰难的事,让他爹克服一下,每天还能过的很充实,要是克服不了就把培训的课往后挪一挪。

 他也不会出门去很久,肯定也就出去逛一两个星期就回来了,他爹的忙碌也只是暂时的。

  他心里计划着,不过短期内暂时没可能,想了一通后,他就又把心思按了回去。

 现在商铺的事儿买下来,也办完手续了,这两天他也要去打听培训单位的事,把人送去培养。

 傍晚时分,在外的渔船都陆续回来了,连远洋1号的船都回来了。

 这一趟出去挺长时间,从叶耀东上个月回家前,这船就在外头,头尾都有一个月了。

 不过船回来了还要处理货,忙一下也没那么快到家。

 等到月上柳梢头,工人们才陆陆续续的回来。

 叶耀东的大本营也就这时候最热闹了,要是天气好,一个月也就那么两三天人最齐全了。

 虽然每天小船都会回来,但人数也就一百多人,哪有全部渔船回来休息时,那三四百人来的震撼热闹啊。

 叶成江跟叶成河也是第一回看到,三叔的地盘上竟然有这么多的工人!

 这么多人都是跟着三叔出来的,还全部租住了三叔的屋子,太让人震惊了,两人坐在宿舍门口的台阶上,眼睛都看直了。

 本来刚上来的时候,看到这里这么多的屋子,占地面积这么大,全部都属于三叔时,就已经挺震惊三叔的厉害了。

 但是等看到这么多人都是跟着三叔混的,他们更是开了眼。

 以往在家里就只听说三叔多厉害,挣很多钱,船又有多少,只听说哪有亲眼看到来的震撼。

 “好多人……”

 “这比赶集的人还多……”

 “原本以为每天晚上人就挺多的,没想到今天更多。”

 “三叔真厉害啊!”

 “太牛逼了,这好几百人可都是听三叔的。”

 “是啊,太强了,难怪村子里到处都在说三叔厉害,发了大财。”

 “牛哇,牛哇……”

 两兄弟坐在台阶上等他们爹回来,才一小会儿,就看着不断的有人回来,都是光着膀子直奔食堂。

 然后没一会儿,个个都端着餐盘坐到门口或者跟前台阶上三三两两的吃饭聊天,有的陆续吃完还去打水,就在跟前空地洗澡,络绎不绝的都是人。

 两兄弟也没光顾着讨论,看到认识的长辈,也都挥挥手笑着问好。

 “哎呦你们俩兄弟怎么也上来了”

 “你们几时上来的啊”

 “阿江不是在厂里上班吗”

 “成河毕业了”

 两人黑灯瞎火的坐在台阶上,他们又没出声,也没人会去留意他们。

 但是他们一开口,刚回来的人都诧异了,纷纷都笑着打招呼,问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