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广开民智(第2页)

 

而汉承秦制,即便西汉时期屡出如汉文帝、汉景帝、汉宣帝等仁君,但朝廷总体无疑也依然承袭了愚民的倾向。

 

并且在原轨迹中,愚民之策并没有随着汉朝的崩溃而终止,反倒是不断被历代王朝不断地优化改进。

 

到了辫子朝的时候,“三十三两白银”以及“八股文”的完善,无疑便是对“驭民五术”的升华与发扬。

 

可以说,尽管商鞅至死都没有见过大一统的王朝,但他的思想却是不断影响着每一代大一统的王朝。

 

而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无疑是李基看来扭转这种愚民倾向,解除固步自封的最好时机。

 

毕竟愚民之策虽说已历经了数百年之久,算得上是祖宗之法不假。

 

可愚民之策还没有彻底固化下来之余,李基反倒能借太平道的影响以及大汉数百年来的叛乱屡生,继而说明了愚民之法不可取。

 

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

 

李基特意将刘备从下邳国请到了汝南郡,不仅仅需要刘备出面来“承泽天命”,更需要亲眼让刘备见识到愚民之策的不可取。

今日有陇西李子坤能轻易为某人在万民面前赋予天命,他日何尝又不能出一个刘子坤让万民认为另一人才是天命所归。

 

民心是世上最坚固的存在,但又是最薄弱的存在。

 

足足好一会的功夫过后,刘备方才凝眉开口道。

 

“这广开民智之说,还请子坤细说。”

 

而为了此刻,李基早早就准备了无数的腹稿,为的便是趁机说服刘备,取得刘备的全力支持。

 

只要得到了刘备的支持,那么一切方能名正言顺,走上借着乱世对大汉进行一次彻底改革的道路。

 

“主公,在述说如何广开民智,基大胆问上一句,百姓们是否认为自己乃是汉人?”李基问道。

 

“这是自然。”刘备不假思索地答道。

 

“缘由何在?”李基再问。

 

“大汉的子民不是汉人,难不成还能是别的称谓不成?”刘备反倒有些不解了。

 

“主公并没有真正回答这个问题,百姓们认为自己是什么人的依据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