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以德服人(第2页)

 打着传播先进制度为借口,在书册之中隐晦地教导了如何系统性肢解瓦解一个异族精神的法子,让倭国永尊汉庭而不敢正视之。

 而对于瀛洲源源不断往吴郡运送金银矿产之事。

 则是被形容成是出自“礼仪之邦”的汉使李基怜悯瀛洲物少且资源匮乏,所以秉承着公平、友爱、和谐等等原则,吴郡与瀛洲进行长久海外贸易,互通有无。

 “tui~无耻!”

 就算是贾诩的厚脸皮,看到这里都忍不住鄙夷一番此书作者的脸皮之厚。

 互通有无,就是这么一个互通法子?

 一些不值钱的茶叶、瓷器以及烂谷子去贸易一船又一船的金银?

 这让贾诩都有些好奇到底是谁,又是在什么心态之下,可以如此昧着良心写出这等将春秋笔法用到极致的东西。

 旋即,贾诩将书册翻回到正面。

 《以德服人》

 ——作者:李基,李子坤。

 当即,贾诩就没了吭声继续批判下去的心思。

 当贾诩看到李基已经敢双标得将“以德服人”四个字充当书名之时,贾诩就明白说什么恐怕都是没用的。‘这到底是哪门子的德啊?’

 贾诩暗自地道了一句之余,思索起此书作为改良纸张与活字印刷术的第一本成书,恐怕会先天就产生无与伦比的影响力。

 为了将与之相关的影响力深深地与刘备集团绑定在一起,李基为此特意著作一书,为刘备集团歌功颂德,贾诩可以理解且相当的赞许。

 可问题是,此书之中所蕴含的“德”思想,怕不是会将大汉士子们的思维逐渐带偏到一个更离谱的境地。

 倘若李基知道贾诩此刻心中的疑问,必然会回答一句。

 “什么德?那当然是德意志啊,难不成是道德?”

 战场上,国与国的交锋上,需要哪门子的道德?

 只可惜,李基一时还没机会与贾诩进行关于“德”的心得交流。

 而是第二日早早起来后,李基就收到了昨夜在距离虎牢关不远的地方,袁绍、袁术所派骑兵与孙坚本部精兵大战了一场的消息。

 结果是孙坚惨胜,连夜率军离开了虎牢关直奔荆州长沙的方向而去。

 袁绍、袁术麾下的骑兵则也是损失惨重,一时失去了继续追击孙坚的能力。

 不过孙坚的决绝反应,则也几乎是明牌地告知了二袁,传国玉玺就在孙坚的手中!

 否则,孙坚不可能不惜直接与二袁开战,也要率军强行离开司隶。

 随后,在刘备与李基逐一拜别了还在洛阳城中的其余诸侯,准备也率军离开司隶之时,那股风雨欲来之势已经逐渐明显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