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愿立军令状

 显然,这不是司马懿想要的关心,但这也硬生生将司马懿后半句想要病遁的话给堵了回去。

 司马懿再怎么装病,甚至真的病了。

 有张仲景的高徒随军,也能给司马懿治得妥妥当当的,根本就不存在安排司马懿独自回后方修养的可能。

 更重要的是司马懿被把一下脉象,是否有恙根本就瞒不过去。

 “谢老师关心,不过些许不适就不劳烦老师费心了。”司马懿满怀感激地拒绝道。

 “真不用了?”李基再问。

 “行军打仗又非儿戏,弟子不敢因这等小事便让老师分神。”司马懿拱手道。

 “也罢。不过懿儿年纪尙幼,一路随军甚是艰辛,若有不适之处切勿隐瞒。”

 洞悉了一切的李基也不坚持,如此道了一句后,便让司马懿先行退下去了。

 目送着司马懿骑着小马驹退下,李基的眼眸流露出思索之色。

 以相性而言,刘备与诸葛亮、徐庶的相性无疑是最佳的。

 其次,庞统这等渴望被重视、被认可的人材,也是渐渐归心于刘备。

 司马懿则算是一个例外。

 与贾诩相似,司马懿同样擅长明哲保身,道德下限极低。

 可用不可尽信,便是这等人的特征。

 在有生之年李基必然会与刘备完成一统天下的夙愿,但终究是需要将大汉交给下一代人的手中。

 而大汉是很大的,世间也不存在绝对的伟光正,有些脏事也必然需要一些有能力的人去干。

 司马懿无疑就是一个恰当的人选。

 敌之仇寇,吾之英雄。

 司马懿做的若是异族看来的脏事,未必就不会是大汉的英雄。

 只是司马懿这小子,在李基看来还需要慢慢用心的雕琢打磨才能真正大用。

 道德底线可以没有,但是理想信念却必须刻入到司马懿的骨子里。

 何为汉?

 又何为汉人。

 只要司马懿始终保持心向大汉,保持一个大汉的原则,那么今后关门放司马懿,才不会担心冢虎会咬伤自己人。

 就在李基思索着关于司马懿的培养安排之时,魏延与庞统一脸喜色地赶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