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三五年之论(第2页)

 “主公岂不闻恃众以伐曰强、因怒兴师曰刚、国乱人疲举事动众曰逆,若主公乃为大义而兴兵讨贼,何举强兵、刚兵、逆兵而往?”

 “一旦势逆,折戟沉沙,主公将成大汉之罪人矣!”

 与其余文武面对刘备只能小心劝说不同,李基几乎毫不客气地开口进行着沉声驳斥。

 这一番话令刘备脸色一僵,感到有几分挂不住,反驳道。

 “何以言罪?”

 李基朗声而道。

 “今汉室倾颓,前有董贼,后有吕贼行那大逆不道之事,败坏朝纲,视汉室如无物,今甚行那当街弑君之恶。”

  “四百年之大汉已是千钧系于一发之间,全赖主公之崛起方护着几分大汉之名。”

 “可主公不顾百姓疲乏治下不稳便因怒兴师而攻,必是徒劳无果不说,一旦出了差池,这勉强维持的四州之地将在顷刻间分崩离析,大汉何存?”“若主公所为的是大义,而非一己私怒,为了汉室,也为万民,当暂断兴兵之念。”

 随着李基的话音落下,帐内其余人等连忙也是跟着纷纷拱手而拜,齐声复述了起来。

 “为汉室,为万民故,请主公暂断兴兵之念。”

 片刻后,刘备抬起着还有几分颤抖的手,抓着李基的手臂,不甘地再度问道。

 “当真不能伐吕?”

 李基给出着自己的答案。

 “不伐吕,五年内,主公或能平定乱世,兴复汉室;”

 “一旦伐吕,最好的结果也不外乎与吕布两败俱伤,甚至再出几分差池,这乱世或要拖十年乃至于二十年都未尝不知。”

 此前,吕布被刻意在边境陈兵的李基吓住,不仅没敢以朝廷的名义驳斥“摊丁入亩”,甚至以一系列的官职爵位来安抚刘备。

 可那是因为吕布不愿丢了兖州罢了。

 如今吕布治下已是叛军四起,西侧又有凉州联军举兵来犯,一旦刘备再度兴兵而攻,吕布只能放弃兖州退缩虎牢关等雄关。

 如此一来,同样是后方未稳的刘备能有多少兵力强行攻破虎牢关,最好的结果无外乎与吕布两败俱伤,耗费大量治理地方的时间与精力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