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什么叫真本事!(第3页)

 接下来除了继续拍摄《十面埋伏》外,他还得抽空去一趟灯塔国,以及参加湾城40届金马奖等。

 可没这么多闲工夫熬在这种琐事上。

 杜笙重返剧组,首站在山城的茶山竹海国家森林公园。

 之所以来这里实拍,全是因张毅謀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以及对市场脉搏的延续。

 毕竟这部电影是要多国发行的。

 张毅謀在构思时,也特意考虑到了西方观众的审美偏好。

 由于《卧虎藏龙》这部影片曾在好莱坞捧回一份荣誉,还在灯塔国观众心中刻下了东方竹海的深刻印象。

 故此,张毅謀决定在新片中再次融入竹海元素。

 以期勾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在绘制分镜头脚本的过程里,他精心设计了一场飞刀门高手利用竹竿袭击小妹与杜捕头的打斗场景。

 身为动作指导的杜笙在审阅后,微笑指出了其中的不妥之处。

 显然,张毅謀并非武术行家,对暗器的运用也知之甚少。

 杜笙觉得他的设想更多基于个人臆想,缺乏实战基础。

 试想,在遍布掩体的竹林中,谁会傻到用手投掷长竹竿当作暗器

 这岂不是白白浪费了天然的地理优势

 况且,竹子自古以来就是极佳的武器材料。

 古代战争中,人们常将竹子加工成各类生死格斗兵器,效果十分显著。

 既然飞刀门号称暗器高手,又怎会忽视利用竹子设置圈套诱饵的可能

 基于此,杜笙重新构思这段剧情。

 提议就地取材,利用竹子构建埋伏,以及打造诸葛连弩装置。

 埋伏者无需现身,仅凭竹竿的弹性,即可发射出威力巨大的十矢连弩。

 营造出一片铺天盖地,震撼人心的竹林大战。

 保证场面宏大。

 起初,张毅謀对杜笙全盘推翻自己的设计略感不满,

 但当他亲眼见证了杜笙布置的连弩装置后,心中的疑虑烟消云散。

 然而,新的忧虑随即浮现:

 “这套诸葛连弩威力巨大,伱和柏芷在实拍过程中会不会遭遇意外”

 杜笙却笑笑摆手,道:

 “这些未经充分干燥、质地柔软的毛竹制成的连弩,实际上力道有限,

 射出的竹箭飞行距离也不远,必须借助捆绳固定,方能保持笔直射出……”

 只要威亚团队按部就班地执行他预先设定的程序与节奏,安全会得到充分保障。

 出于对张柏芷的安全考虑,杜笙亲自带她与威亚团队,在连弩阵中进行了为期一天的预演。

 待大家熟悉了操作流程,才正式开机拍摄。

 拍摄前夕,张毅謀仍旧免不了焦虑。

 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任何紧急状况,他甚至提前安排了医生与救护,

 以便一旦发生事故,能够迅速进行救治。

 “杜笙,你心里有底吗”

 张毅謀哪怕再老道,仍按捺不住道:

 “如果把握不大,咱们完全可以依赖特效,

 无非是预算涨一些,不必冒这么大风险。”

 “放心,我不会拿自己开玩笑。”

 杜笙淡淡一笑,说道:

 “要是用特效,国外同行都能做到,观众为什么非要蹲守看我们的片,这部片凭什么卖几亿回本”

 “我们华语电影之所以能在国际上占一席之地,靠的就是那些老外做不到的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