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一如所愿(第3页)

刘徳桦并未隐瞒,笑着点头:

 

“按照目前热度以及多方预测,《无间道》应该有火的潜质,玮強、闻强他们已经提前准备剧本……”

 

杜笙心中了然,这应该就是刘建明与陈永仁年轻版的前传了。

 

不出意外的话,他拍完《功夫》后,就得做好入组准备。

 

要是再算上张柏芷那部古装片,这几个月估计都得连轴转。

 

这就是人气爆发的成果。

 

一如所愿!

 

说起来,要是周星弛还没找到女主的话,他原本还打算推荐表妹来试镜的。

 

岂料一问才知,对方已经将一名黄姓女艺人签在旗下,打算捧她出道,也就作罢。

 

只要刘怡霏想演,以后机会少不了。

 

周星弛担心夜长梦多,直接吩咐助理拿来合约,看到杜笙签下名字这才舒口气。

 

解决了一个苦恼,他心情不错,打算再接再厉。

 

因此聚完餐后,周星弛就告辞出门,带着助理直奔‘包租婆’家里去。

 

杜笙将接片的情况发给叶瀞芷,以免安排广告代言时有冲突。

 

他见刘徳桦站起,忽然想起一事,问道:

 

“桦哥,郑少有没跟你提过‘华邦’慈善机构”

 

刘徳桦与郑泽涛打过交道,自然知道杜笙口中的郑少是谁。

 

他又重新坐下,想了想道:

 

“郑少的确找过我,略有耳闻。

 

听他说内地不少特困地区都缺乏慈善救援,还劝我带头捐赠一笔善款。

 

这‘华邦’似乎还是你跟他联手创办的”

 

“是的,不过单靠捐款不能长久。”

 

杜笙并未隐瞒,还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我打算将《功夫派》服装品牌的一部分股份捐赠给‘华邦’慈善机构,以此来双线运营……”

 

刘徳桦居然升起几分兴趣,闲聊间还不时认可地点头。

 

他知道一个慈善机构,单靠社会的捐款,很难维持及长久发展。

 

其运作也远比外界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因此,许多慈善机构都会选择进行商业投资,以维持自身的良性运转。

 

以著名的惠康信托机构为例,自成立以来通过一系列的投资运作,该慈善机构每年都能获得可观的回报,实现了资金的良性循环。

 

更为关键的是,这样的运作模式使得慈善机构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合理避税,同时又能保证每年都能有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慈善事业。

 

这虽然看似有些功利,但至少在某种程度上确保了慈善事业的可持续性。

 

不过投资终究是一门风险学问,没有哪个投资人能够保证永远盈利。

 

郑泽涛入股慈善的初衷值得赞扬,但他没有考虑到慈善机构长期发展所需要的稳定资金来源。

 

且善款捐赠的波动性太大,完全取决于别人的意愿和能力。

 

至于每卖出一件服装捐赠一小笔,也不能解决根源的问题。

 

因此,‘华邦’慈善不仅需要一个专业团队来管理,更需要稳定的投资渠道来补充善款。

 

杜笙提出的这个方案,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或者说,是一个強大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