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鞭打效应?【需要粉丝称号的书评活动】

第323章 鞭打效应【需要粉丝称号的书评活动】

 

因为东方的格斗运动长期以来被视为式微项目。

 

投入有限,资源匮乏。

 

目前东方对待体育事业的态度也相对务实,倾向于重点扶持有望夺魁的项目。

 

资金与资源同样优先向这些领域倾斜。

 

这就导致国家拳击队仅有一些基础装备,如护具和训练器械,连专业场地有时候都提供不上。

 

究其原因,是因为拳击队在亚洲拳击、奥运会等国际赛事上屡屡败北。

 

甚至连一枚铜牌都未能斩获。

 

这怎么让体育署特别关照

 

再者,即使你有钱,外囯教练也不一定肯来。

 

这是国际偏见造成的,暂时很难改变。

 

而在杜笙打进k1 gp半决赛时,一些体育署高层就眼前一亮。

 

他们敏锐察觉到,杜笙拥有碾压性的实力与经验。

 

更没想到,这位竟强悍到闯入四强,并一举夺得‘格斗之王’头衔!

 

要明白,参加k1 gp的选手,个个都是重量级的职业拳手。

 

杜笙竟能跨越多个量级,秋风扫落叶般击败所有对手!

 

体育署某位领导坐不住,立即联系了毕主任,让他帮联络一下杜笙。

 

所以,才有今天一行。

 

“朝忠、志鹏他们都是极具潜力的人才,要是得到悉心栽培,他们完全有可能在国际赛事中摘得奖牌。”

 

毕世桉先是夸赞了洪朝忠、方缏、周志鵬几句,随即真诚说道:

 

“只是国家队那边经费有限,上头只批准了几万元培训费。

 

不过我叔跟那边沟通过,泱视那边会给予《功夫》宣传补偿。”

 

他作为《功夫》策划,今天是带着任务来的。

 

即便国家队不予资助,他也会竭力争取这些种子选手的加盟。

 

杜笙稍作思索,道:

 

“我对综合格斗、八极拳、散打较为熟悉,但对于拳击领域的了解尚浅,恐怕难以提供太多指导。”

 

这是实话。

 

因为拳击的规则与综合格斗、踢拳都不同,有些专门偏重训练。

 

“这不是问题。”

 

毕世桉见他没推搪,心中一喜:

 

“朝忠、志鹏他们还不到20岁,职业生涯漫长,只要你愿意传授,他们必定虚心学习。”

 

说完,他扭头向洪朝忠、方缏、周志鹏打了个眼色。

 

三人立刻领会,连忙诚恳上前:

 

“杜教官,您的比赛我们全都看过。

 

您的发力技巧很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不敢奢望太多,只要您肯指点一二就行。”

 

“一点规矩都不懂!”

 

毕世桉轻声斥责,用眼神示意:

 

“难道请教是说说就行”

 

洪朝忠、方缏、周志鹏一怔,随即心领神会,上前就要敬茶礼。

 

杜笙笑笑摆手阻止,还没有收徒想法。

 

毕主任也来了现场,笑道:

 

“阿笙,这些小家伙很崇拜你的,你就传授他们几招吧。

 

以后他们在国际赛事上夺冠,你也脸上有光啊!”

 

看着满脸殷切的几人,杜笙不好再婉拒。

 

他想了想,道:

 

“切磋指点一二没问题,不过我时间有限不能常驻。”

 

这里多半包含国家队的用意,他自然要给几分薄面。

 

况且,他明年若不参加奥运,争取奖牌的任务就落在眼前几位年轻人身上。

 

“我只有两天时间,你们准备一下,能不能领悟就看你们的了。”

 

洪朝忠、方缏、周志鹏回头看向毕主任。

 

毕主任摆摆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