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绿巨人浩克(第2页)

 

“没人脉没背景,送上门任愺都没人要。”

 

“即使好不容易加盟剧组,片场也处处透着打压。”

 

“那些导演还会故意挑刺,说你表演出来的举止不合灯塔国习惯。

 

我从小在新嘉坡长大,哪里懂得灯塔国的文化习俗

 

就连高兴和惊讶的表情,都得重新学一遍!”

 

周围的人也纷纷附和,倾诉起各自的不满。

 

杨梓琼默默点头,对杜笙认真说道:

 

“阿笙,要是伱真想在好莱坞闯荡,一定要做好充分认知。

 

这边口中说不搞种族歧视,但暗地里障碍重重,每一步都是考验。

 

我刚来这里的时候,人家就说我的发音不行,四张年纪还得像小学生一样从零开始学,真是煎熬。”

 

好莱坞向来对亚裔演员不太友好,

 

除非你的角色设定就是那种带有喜剧色彩的诙谐形象。

 

杜笙闻言,只是笑笑。

 

他抽奖获得的语言礼包,就是美式英语,不大存在这种情况。

 

而且,对于像李联杰这些拥有庞大粉丝基础的艺人,好莱坞还会特地给予配音。

 

不过他们有句话没说错,底层之下都是蝼蚁。

 

这是灯塔国一個长期存在的症结——种族偏见。

 

在好莱坞的镜头下,不同肤色的人物被贴上了标签:

 

欧美白人通常被塑造成正面、乐观的形象;

 

斯拉夫人则常被描绘成粗犷、狡猾;

 

黑人角色常常是冲动又幽默,心直口快;

 

至于黄种人,则被刻画成瘦弱中带着胆怯。

 

好莱坞为亚裔量身定制的角色,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迎合灯塔国观众的口味。

 

这些角色除了加深他们对亚裔群体的偏见印象外,大概率就是为了迎合征府的洗脑。

 

杨梓琼发出感叹:

 

“说到底,还是华人在好莱坞的影响力和发言权太卑微了!”

 

在灯塔国,华人的发声渠道历来狭窄。更别提在好莱坞这个影视业的中心了。

 

华人虽然擅长赚钱,但多是香蕉人与润人,很少主动制造声势,这使得整体声音微弱。

 

族群缺乏话语权,投身好莱坞的华人数量有限,处处被排斥。

 

随着程龙、李联杰等人逐渐边缘化,这种情况更是加剧。

 

所以,这也是为何那么多亚裔对李桉如此推崇的原因。

 

杜笙虽然早有体会,但亲自交流接触,这种感悟更深。

 

正在交谈之际,杨梓琼忽然对杜笙努努嘴:

 

“桉哥来了。”

 

李桉刚才已经招待过她们,这次过来大概率是为了杜笙。

 

杜笙转头望去,只见一位穿着黑色西装,头发整齐,面带喜色的人走来。

 

正是这场聚会的焦点人物——李桉。

 

他看到杜笙后,笑着打起招呼:

 

“阿笙,欢迎来到全球电影圣地,好莱坞!”

 

说实话,若是在内地,没人会以上位者的姿态跟杜笙说话。

 

但李桉这段时间习惯了众星棒月,不自觉就流露出来。

 

而且他已经爬到好莱坞一线,也确实够资格。

 

杜笙心态豁达,没有理会这点小事,报以微笑:

 

“李导,久仰大名,今日一见,深感荣幸。”

 

“哈哈,阿笙你的《无间道2》我看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