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歧视(第3页)

 

尽管她弟弟在家庭中获得的待遇,各方面的确比自己好,但想起刚才她母亲对待杜笙的轻微态度,有些东西不能太深究。

 

事实上,白人至上的思想在灯塔国确实比较普遍。

 

她母亲让她即使要谈恋爱也不要找华裔,这也不是个别现象。

 

“瞧,你现在有了自己的事业,能够自己赚钱了。

 

再也不用向父母要零钱,相反,你还可以给他们发零钱呢。”

 

杜笙自然不会去拉踩,只是迂回善意提醒。

 

泰勒想到以前自己为了一点零钱,都要苦苦哀求妈妈半天,

 

以后要是父母反过来找自己要零钱,想想那情形就觉得特别解气。

 

“那以后该给他们多少好呢”

 

泰勒没有什么朋友,加上跟杜笙的关系摆在这,自然无所不谈。

 

“以你将来的成就,翻个一百倍,每周一万美元,我想他们肯定会满足的。”

 

杜笙说道。

 

尽管她家比较富有,但这个数字不低,已经超过99%灯塔国人的收入。

 

泰勒听后连连点头:

 

‘他们每周才给我那么点,现在我直接给他们翻几十倍,我都觉得自己太大方了!’

 

杜笙一边循循善诱,一边慢慢改变她的人生观。

 

虽然这般引导需要点心思,但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

 

一方面,他已经完全摸透这个小妮子的性格,知道如何轻松地掌控和调动她的情绪。

 

二方面,他也清楚这丫头最在意的是什么。

 

不过,两人的甜蜜时光并不长,仅仅只有两三天而已。

 

主要原因还是泰勒的宣传行程实在太紧凑了。

 

几乎一刻都停不下来。

 

作为一位即将爆火的明星,她根本不可能在一个地方待太久。

 

杜笙非常理解这个宣传期的重要性。

 

如果明明答应了活动却突然缺席,很容易被外界解读为“刚红就耍大牌”。

 

这对艺人形象来说无疑是致命打击。

 

因此,杜笙并不打算因为私事耽误泰勒的工作计划。

 

他希望对方能够按照既定轨迹走向更高舞台,就像前世那样取得辉煌成就,

 

所以除了预防对方变渣及站错队外,并不会刻意去干扰她的事业发展,而是给足空间和支持。

 

更何况,他自己这边也有不少事情要忙呢。

 

《通缉令》去年年中就开始筹备,瞰景、场地、工会交接等方面早就做好。

 

经过这几天的最后调整,开机入组日期定了。

 

《通缉令》剧组人员正在打包各种行李,准备搬去香江。

 

没错,经过杜笙一再要求与强调,虽然采景点无法集中到内地,但一部分换到了香江。

 

毕竟论警匪片的拍摄经验,香江无论是产业链还是人才,绝对是冠绝全球的。

 

至于剩余部分,则依旧放在匈牙莉首都布达佩斯拍摄。

 

当然,这部片主要收割对象是北美,所以背景设定必须改为芝加哥。

 

除了杜笙、斯嘉丽两位主演变动外,其他基本与前世差不多。

 

譬如饰演杀手组织头目兼大反派的摩根弗里曼。

 

饰演男主角韦斯利父亲,为剧情增加复仇支线的卡洛斯等。

 

整个主创阵容包括黄、白、黑肤色都有,这也是为了符合当地的政策与政治正确。

 

项目很快就会进入拍摄阶段。

 

导演提莫带着摄制组和特技组提前去了香江。

 

赫斯特姐妹和李伊馨虽然想跟去耍耍,但最近事务繁多,还得留在洛杉矶。

 

杜笙跟她们交待完这边工作,带着张浩龙几人来到第一站香江。

 

一番热闹开机仪式结束后,《通缉令》在香江澳影视基地正式拉开拍摄帷幕。

 

杜笙自然是第一视角。

 

拍的是最简单一部分,即主角不受公司窝囊气,用扫把“揍经理”的戏。

 

片场被布置成了一间办公室,各个部门正在紧锣密鼓地为拍摄做准备。

 

与杜笙对戏的演员是一位脸大肚子圆的胖子,他笑容满面地走上前,自我介绍道:

 

“你好,杜,我是卡斯特,你的超级粉丝!”

 

这句台词听起来格外熟悉,仿佛每个好莱坞小演员遇到明星时都会自动切换成“迷弟模式”。

 

杜笙接过道具师递来的扫把,礼貌地点了点头:

 

“你好。”

 

再仔细一看,这位卡斯特竟是年轻版、肥胖版的麻瓜哥,让人忍俊不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