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这不是降维打击吗?

此外,几天前上面发来一份特殊邀请函。

 

由民政署和文化署联合举办的大型赈灾义演,将于后天在大会堂举行。

 

程龙和杜笙的名字,赫然位列其中。

 

这份邀请并非约束性,即使婉拒也不会影响他们在两岸三地的发展。

 

但杜笙和程龙又不傻,怎会在这种关键时刻掉链子

 

两人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并加班加点提前完成了手头的工作。

 

这天清晨,杜笙带着少女时代、邓紫淇、张靚頴等人一同搭乘飞机前往京城,与程龙会合。

 

下了飞机后,他们没有多作休息,直接赶往大会堂。

 

毕竟第二天就是义演,今天必须先彩排一番,以免到时候乱了阵脚。

 

其实也没多少时间彩排,只是确认一下流程与顺序,熟悉舞台环境罢了。

 

不过,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参与这场演出的人,大多都是资深人士,自然难不倒他们。

 

次日,大会堂内气氛庄重而热烈。

 

程龙比杜笙一行人更早登场,演唱了一首《滔滔千里心》。

 

这首歌是91年华岽水灾时香江明星创作的赈灾歌曲。

 

如今再次响起,依旧令人动容。

 

杜笙不免想起一则调侃报导,说那年欧美诸国承诺的援助金,至今仍有37%未到账。

 

而且欧美十三国捐出的款项,还不到香江一地捐献的零头。

 

他忽然想起前日某论坛‘爱国大v’抨击香江的万字檄文,心中只觉讽刺。

 

没多久,杜笙站上舞台,少女时代在他身后组成人形雁阵。

 

《生死不离》这首歌虽然算不上经典传世之作,但歌词简单直白,旋律却能轻易触动人心,将人们带入到那场洪水赈灾的情感氛围之中。

 

当杜笙准备开唱时,忽然注意到观众席第二排的银发老者正在翻阅节目单。

 

泛黄的纸页间夹着凤凰卫视的救灾报道剪报。

 

左侧一名中年人侧过头,低声对银发老者说道:

 

“那就是杜笙,一个非常有才华的年轻人。

 

这次凤凰卫视全程追踪报道的洪水赈灾行动,正是在他的主导下完成的。

 

我特意让人看了内容,没有丝毫抹黑,反而把子弟兵的形象塑造得很好,很多群众都被感动得拍手叫好。

 

而且他自己也捐了不少物资,特别是那100多台器械,在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银发老者微微抬眼打量了一下台上全情投入的杜笙,嘴角浮现出一抹淡淡笑容:

 

“既然他是一个心怀家国的青年才俊,那自然应该加强联系和沟通,绝不能让爱国人士寒了心。

 

凤凰卫视如今已经成为对外展示形象、促进交流的重要窗口,我们必须给予足够重视。”

 

中年人听后点头应和,瞬间明白了银发老者的意思。

 

是个人都知道舆论的重要性。

 

当前国内正在加速融入国际社会,但外界对这片土地的认知依然模糊。

 

甚至在不少欧美人眼中,东方仍是一个剃头易发、封闭落后的国家。

 

因此,如何通过媒体平台洗掉这份曲解,向世界展现真实的东方,是一项意义重大的任务。

 

即便只是如实呈现这片土地正在经历的巨大变革,避免被恶意抹黑,就已经是一种胜利。

 

而杜笙如今掌控着凤凰卫视,还有两大流媒体平台,在舆论领域拥有极大的话语权。

 

且他慈善与名气光环那么耀眼,自然会被上面一些人留意到。

 

台上的杜笙并未想太多,只是专注于与少女时代的表演。

 

然而演出结束,当他准备带着茜茜几个丫头去逛街时,却被一位秘书礼貌地邀请到一处会客室。

 

交谈时间虽短,中年人也挺亲切随和,却让杜笙深受触动。

 

回到酒店后,他久久未能入睡,内心满是感慨。

 

这份意外的认可,让他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远比想象中更加重大。

 

………

 

“阿笙,不是吧”

 

第二天,程龙满脸惊讶地问道:

 

“新片还等着宣传呢,你要在这边多待几天”

 

杜笙闻言笑了笑,道:

 

“龙哥,就凭你在霓虹的号召力,你带队过去足够了。

 

我留下是有些生意上的事情要处理。

 

大概三两天左右,不会耽误新片的宣传工作。”

 

按照之前的宣发规划,跑完两岸三地,就该霓虹、泡菜国等海外地区。

 

最后,还得去一趟北美。

 

毕竟杜笙凭借自身人脉,以及《杀破狼》、《导火线》积累的口碑,让《宝贝计划》得以在灯塔顺利排片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