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陛下乃千古明君(第2页)

 此时他再傻,也知道朱元璋准备放过苏谨了,但还是有点不甘心:“阿爷,那私藏火器一事呢?” 

 老朱斜睨了他一眼,暗骂你有完没完? 

 可这事不问清楚也不行,他看向苏谨:“你那改进后的火铳叫什么名字?” 

 “回陛下的话,臣也没起什么名字,一直就叫它火绳枪,还请陛下赐名。” 

 “嗯”,老朱点点头:“火器贵在实用,名字什么的不重要,难道没个好名字他就杀不了敌了?咱看就继续叫火绳枪吧!” 

 “是。” 

 “你那火绳枪现在可能投入使用?” 

 “回陛下,火绳枪基本已可投入量产,但是所用枪管皆为精铁,不易打造。” 

 其实火绳枪和大明常用的火铳原理区别不大,只是火铳本身使用的是厚重的生铁,不止笨重还容易损毁。 

 而苏谨所用的火绳枪与火铳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枪管。 

 如今在凤阳郊区,苏谨在那里建有好几个煤场、钢厂、以及火器工坊。 

 而火绳枪所用的枪管,皆是从钢厂所出,效能和质量不知比火铳高了多少。 

 只不过苏谨暂时还不想把自己的炼钢技术交出去,只好硬着头皮对朱元璋说: 

 “陛下,火绳枪所用枪管极难炼制,损毁率也高,成本也极难控制,并不容易推广, 

 不如臣将火绳枪的结构图纸交予陛下,陛下若有所需,枪管再由朝廷向凤阳下订如何?” 

 朱元璋可没那么容易被他忽悠:“带朕去你的炼钢厂瞧瞧。” 

 苏谨松了口气。 

 炼钢最重要的是温度,温度到了才能去除更多的杂质。 

 这事说来简单,但是从选煤开始的步骤就十分繁琐。 

 朱元璋要去看看没什么大不了的,转一圈他还能把这些东西学去了? 

 “陛下请。” 

 苏谨贪墨案就这样草草了结,但百姓们却以为是他们的胜利,一个个欢呼雀跃的渐渐散去。 

 而朱元璋则带着几个孙子,跟着苏谨去了凤阳城郊的炼钢厂。 

 此时正当酷暑,进了炼钢厂外围就看到一个个工人打着赤膊,热火朝天的在工作。 

 朱元璋没心思去与工人寒暄,看看他们精壮的肌肉就知道他们伙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