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突破口(第2页)

 朱允炆自信的笑笑,三法司的文官,那可都是自己人。 

 苏谨移库案,不仅朝野震惊,民间也是沸沸扬扬。 

 本来他一个五品官,是没资格让百姓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的。 

 可毕竟国债是他弄出来的,前段时间报纸铺天盖地的宣传,百姓想不知道苏谨这个人都难。 

 【你听说了吗,那个弄出国债的苏谨被陛下抓了。 

 【这事早都传遍了,听说是偷了国家的税银,被陛下发现了。】 

 【什么呀,我咋听说他是前元的余孽派来的细作呢? 

 这次就是想用国债把咱们的钱都骗走,才被陛下发现的。】 

 【我见过那苏谨一次,长得俊俏的很,不像是前元细作啊?】 

 【你说不像就不像?来来来,你看看我像不像?】 

 【说实话,你真的长得挺像的,胸毛都快露出来了...】 

 【你们瞎说什么呢,我可是有内幕消息, 

 这苏谨偷偷与江都郡主私通款曲,被陛下抓了现行,一怒之下才关了起来!】 

 【真的假的,老兄你快详细说说,我请你吃瓜子...】 

 民间的舆论越传越玄乎,苏谨一天之内被安上了多个身份。 

 什么前元余孽呀、陈友谅后人呀、公主的姘头呀, 

 甚至还有人说他是老朱的私生子,因为争夺皇储被人陷害的都有。 

 但孙启文就没那么轻松了。 

 经过审问,苏根生、王越、刘永等人一口咬定这批粮食是税收后,县衙从百姓手中收购而来,压根不是什么税粮。 

 至于粮食去处、所做何用,几人却一个字都不愿意多说。 

 只说这都是苏谨安排的,他们只管运送,做什么用不清楚。 

 看他们信誓旦旦的样子,孙启文一时也犯了难。 

 粮食到底是私吞,还是回购,只要一翻凤阳的账本就清楚。 

 但即便是回购,谁又能保证苏谨没有从中牟利? 

 至少孙启文绝对不信。 

 倘若是他,这么多粮食经手,怎么可能忍住不贪? 

 孙启文断定,苏谨一定会伸手,他绝对不可能干净! 

 但是如何举证又成了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