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泉州百姓招抚令

 按照年岁,朱允炆先取过了信。 

 他看完之后,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 

 朱允熞一个小孩子说的话,皇爷爷何必那么当真? 

 尤其是上面说的内容,无非是泉州的一些琐事。 

 “炆儿,让熥儿看信,你先说说。” 

 朱允炆有些莫名其妙,只能硬着头皮回道: 

 “皇爷爷,孙儿阅信之后,只觉得熞儿确实长大了,信中所言,对皇爷爷颇有思念之情。” 

 老朱笑笑:“还有呢?” 

 “这...” 

 朱允炆只想挠头,为了应付过关,实在没办法,只好替苏谨也说了两句好话: 

 “孙儿观信中之内容,苏大人在泉州确实颇有作为,尤其是在恢复百姓生计一事上,颇有建树。” 

 “没了?” 

 “嗯,没了。” 

 老朱不置可否,此时朱允熥也刚好看完了信,对着他笑道: 

 “熥儿说说吧。” 

 朱允熥看完信后,只觉得和写给自己那封信不说相近吧,几乎一模一样啊! 

 朱允熥不是傻子,他自然觉察到老朱开始忌惮,他和苏谨私交甚笃。 

 所以最近他已经很少给苏谨写信了。 

 可当他看到朱允熞的来信时,总觉得大哥在暗示自己什么。 

 如今看到朱元璋的信,顿时恍然大悟,同时暗暗感动: 

 “大哥虽在泉州之远,依旧心心念念的帮自己出政绩,大哥对我真好!” 

 但在老朱身边,他早已养成不动声色的习惯: 

 “回阿爷的话,看完熞儿的来信,孙儿倒是颇有些感触。” 

 “哦?” 

 老朱来了兴趣:“说说看,不要怕说错,就当咱们爷孙闲聊。” 

 “是。” 

 朱允熥捋清思路,缓缓开口: 

 “阿爷,自去年开封、青州、徐州等各地遭灾后,许多流民涌向京城。” 

 “而后虽然苏大人解决了生计和工作的问题,但是京城地少,别说百姓,就算官员居住也是大不易。” 

 老朱点点头:“所以呢?” 

 “阿爷可还记得,去年咱们去凤阳的时候,见过的那些六层小楼?” 

 “如今苏大人为了解决泉州百姓的住宿,在泉州也开始兴建这些小楼。” 

 “孙儿心想,若是咱们在应天学上一学,是不是也能解决百姓安居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