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胃气绝,元气消(第3页)

 朱灵萱擦着眼泪:“嗯,萱儿现在就去。” 

 当寝宫只剩下老朱和苏谨两个人的时候,老朱悠然叹了口气: 

 “苏家小子,你知道吗?咱虽是皇帝,虽是九五之尊,但骨子里啊,却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苏谨不知道老朱想说什么,少见的没有插科打诨,站在一边默默不语。 

 老朱似乎是在交代遗言,又似乎是在回忆着自己的一生: 

 “咱从降生到十七岁以前,从未离开过村子,在咱的眼里,这天下最大的地方就是县城, 

 而属于咱的世界,就是从南岗到北坡的一草一木,和这乡里的百十口子老老少少,咳咳...” 

 老朱面色有些潮红,开始剧烈的咳嗽,苏谨赶紧扶他坐起来,慢慢给他顺着气: 

 “陛下,您慢点说,孙婿听着呢。” 

 “后来啊...实在吃不饱饭,咱和尚当过,乞儿也做过, 

 直到去了红巾军,遇上了你皇奶奶,才改变了咱的一生...” 

 想起马皇后,老朱呆呆的靠着枕头,嘴角噙着微笑: 

 “那是咱这辈子最开心的一段日子,虽然经常要和元军打仗,每次出征都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来,而且也经常吃不饱饭, 

 但每每回家,总有那么一碗清粥小菜等着咱,就觉的什么都值了...” 

 苏谨眼眶有些微红:“嗯,只可惜孙婿没福气,无缘拜见皇奶奶一面。” 

 老朱笑着瞥了他一眼,神色诡异,却什么都没说,然后又陷入回忆中。 

 “后来咱打下了这大明江山,却始终感觉‘忧危积心’。” 

 “可咱就是个农民啊,哪懂得怎么治理好一个国家?只能日勤不怠,谨小慎微。” 

 说到这里,老朱似乎有些疲累,忽然沉默,闭口不言。 

 他的思绪越飘越远,想起了立国之初,严厉打击官僚和地主,狠狠整治文人和士大夫集团的时候。 

 然后胡惟庸、李善长、郭桓、蓝玉,一个个的人影从眼前飘过。 

 最后定格在一张嬉皮笑脸的面孔上,然后幻化成好几张脸庞。 

 “炆儿...怎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