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 定海师私军兵选处(第3页)

 因为大明有一支这样的卫所,就是这么操作的。

 那支卫所的名字叫做——锦衣卫。

 锦衣卫虽也是世袭制,但却可以‘民转军’。

 因为,养活锦衣卫的钱,可是出自天子内帑。

 换句话说,老朱家自己花钱养的兵,轮不到你们来说三道四!

 唯一一个难点,就是......钱。

 出身于军伍的朱棣,可是太清楚一支军队的靡费了。

 尤其是海军,那可是成吨的白银撒进去,可能都听不见一点响的。

 想到这里,就算是他也忍不住犹豫。

 苏谨知道他的顾虑,上朝之前就做好了打算:“陛下,您莫非忘了一个人?臣提醒您一下,马和。”

 “哦,对了,臣忘了他已经被您赐名‘郑和’了。”

 忽然提及郑和,苏谨明显不是在提醒朱棣有这么个人存在,而是他身后背着的差事。

 西洋!

 “对啊,朕怎么把这件事忘了?”

 让郑和去下西洋,这不就是一直在筹谋的事吗?

 只不过因为北伐的战事,暂时搁置而已。

 朱棣掏钱养海军,到时候海军去给他搂银子,这买卖干得过啊!

 看到朱棣眼睛越来越亮,苏谨知道已经说动了对方,忍不住玩笑道:

 “陛下您要是缺钱,不如臣也掏银子入个伙?”

 “别!”

 想也没想,朱棣就拒绝了苏谨的要求:

 “那个...朕还有些私房钱,就不必劳烦谨...苏卿了。”

 “不过,征兵应从何处召来为好?你给朕出个主意。”

 见这君臣二人‘勾勾搭搭’的就要将事情定下,群臣一脸无奈。

 劝都没法劝啊。

 人家皇帝老爷自己掏腰包养兵,他们咋劝?

 听到朱棣的话,苏谨笑眯眯的开口:“臣以为,一为福建,二为义乌。”

 闻言,朱棣一愣。

 福建不奇怪,沿海大省,山民百姓大都会水。

 可这一个小小义乌,却又是为何?

 孰不知,苏谨有他自己的考量。

 现在的义乌,可不是那个闻名全世界的‘小商品’集散基地。

 义乌现在还是一处穷山恶水的不毛之地。

 不过要说不毛之地也不符实。

 这里盛产各种矿,山民皆靠采矿为生。

 可矿产毕竟是有数的,哪一家吃的多些,另一家就吃不上,甚至得饿死。

 这也导致当地民风十分彪悍,动辄乡里整村的斗殴。

 每次斗殴之后,死伤者无数,都赶得上打仗了。

 当然,最关键的一个原因,苏谨没说。

 此时还是‘晚辈’的戚继光,就是从义乌选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