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4章 老实娃娃朱十八(第2页)

 

你看他的名字,朱楩(pian,二声)。

 

虽然懂得都知道怎么读,但碰上那半吊子呢?

 

在自古有字不识,读字读一半的传统下,朱楩变猪鞭也就在所难免了。

 

这也导致,朱楩是老朱儿子中,唯一用器官起名,来代表传宗接代美好愿望的名字...

 

朱楩的生母周妃,是个朝鲜人。

 

老朱童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大明之初,朝鲜还叫做高丽。

 

当时的高丽早被全面胡化,剃发易服,梳着俩小辫,以穿胡服为荣。

 

不止是穿着打扮,他们的内心也早被奴化。

 

哪怕大明将元朝打到漠北,建立北元,他们也心心念念不忘故主。

 

不过这个时候,棒子的老祖先就已经展现出他们强悍的‘外交能力’。

 

一方面给大明上贡,哭着喊着要给大明当儿子;

 

一方面在私下,却从没断了和北元的联络。

 

他们表示大明不过是我干爹,您才是我亲爹,没看该给您的好处,咱也一点没少过吗?

 

直到后来蓝玉冲入元庭,将蒙古贵族、元庭汉官一网打尽,北元朝廷彻底被再次打成游牧民族,才渐渐熄了认回亲爹的念头。

 

再到后来李成桂成功夺权,坚定的只认大明这一个爸爸,高丽改名朝鲜,才成为大明‘忠诚’的藩属国。

 

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朝鲜王国向大明开始不断朝贡。

 

其中,朱楩的母亲周妃,当初就在这批进贡的贡女之中。

 

朱元璋闻讯颇觉的不好意思,直呼你看你这是干啥?

 

咱是正经人,又不好这口,搞得挺好,以后多搞,啊不是,以后就不要搞了。

 

但来都来了,老朱同志也只好勉为其难的收下。

 

没过多久, 老朱的第十八子岷王楩就降生了。

 

只不过他的娘家不咋给力,出生的时候又没赶上好时候,不大受老朱重视,就这么养在宫里。

 

不说马皇后嫡出的秦王樉、晋王棡、燕王棣、周王橚。

 

就算是胡妃所出的楚王桢、达定妃生的齐王榑、潭王梓那几个,也是早早的就封了王,被老朱用心培养。

 

虽然朱榑、朱梓这俩兄弟,都不是啥好玩意。

 

直到洪武二十四年的时候,朱元璋似乎才想起自己还有这么一批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