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认 第987章 崇拜王,学习王,超越王(第3页)

 
现在真正掌管这里的,不是备倭卫的指挥使,而是郑和。

 
得知消息后,郑和明显一愣。

 
他这正憋着把部队训练出来,好带着儿郎们去海上搅风搅雨呢,那边就派人来求饶了?

 
在郑和的概念中,什么是为和平而来,不就是打不过来求饶的?

 
虽然从骨子里不待见这群使者,但他没这个权利拒绝。

 
先将人暂时安顿在松江,派人严加看管,然后迅速起了一道奏疏,向远在应天的陛下禀报。

 
现在还不是鞭子朝,明朝官员的奏疏都要先到通政使司,然后再由通政使司递交给皇帝。

 
但郑和不一样,他和苏谨一样,都有直接密奏的权利。

 
当然,这次毕竟涉及他国来使,除了密奏朱棣的奏疏外,同样给通政使司发了一份来函,让他们做准备。

 
郑和的奏疏全程走加急,第二天奏疏就摆在了朱棣的桌案上。

 
不过在此之前,后者显然已经收到了消息——电报。

 
郑和的奏疏,更多的意义是在于留档和详细说明情况,毕竟电报内容有限。

 
“大师,说说你的看法。”

 
得到消息后,朱棣的眉毛都没动一下,谁也猜不透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求和吗?”

 
姚广孝若有所思:“我军在朝的攻势逐步告捷,他们顶不住想求和,倒是也没什么奇怪,只是贫僧总觉的里面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嗯。”

 
朱棣不知可否,眼睛都没离开过手边的奏疏,还在不停批阅着。

 
“让内阁先议一议吧”,搁下笔,重重伸了个懒腰,嘴角噙着冷笑:

 
“让郑和先派人送使者进京,朕倒要看看,他们准备耍什么把戏?”

 
说着,瞅了一眼尽量缩着身子躲在一边,帮着朱棣处理奏疏的朱高炽,眼中闪过一丝嫌弃:

 
“太子,你也跟着内阁一同议一议,记住,只带着眼睛和耳朵去。”

 
朱高炽赶紧扭着肥胖的身子,从桌案后爬起,躬身答道:“儿臣遵旨。”

 
看着他费劲离去的背影,朱棣忍不住直摇头:“平日也没少让他打磨身子啊,咋一点都不见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