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道修今生落北望南
第627章 心空亦是佛(第2页)
宋晨阳顿时有些明悟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吗?”
“施主是有慧根之人!”
老僧人闻言一脸含笑的看着宋晨阳说道。
宋晨阳笑着摇了摇头,随即拿起手中的馒头再次咬了一口。
“施主今日是为何而来呢?”
老僧人这时一脸平静的看着宋晨阳开口问道。
宋晨阳闻言拿着馒头的手瞬间一顿,随后说道:“为寻心而来!”
“寻什么心?”
“超脱世俗的心!”
宋晨阳抬头看着老僧人淡淡的说道。
“施主已然做到了明心见性,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老僧人深深的看了一眼宋晨阳后慢吞吞的说道。
宋晨阳闻言有些讶异道:“佛家讲明心见性,见性当即成佛,难道佛也会茫然吗?”
“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心空亦是佛!”
老僧人一脸深意的看着宋晨阳说道。
心空亦是佛?
宋晨阳闻言再次陷入了思索中。
这是禅宗的修行法门,这个宗派更注重的是修心。
主要是教人如何在自己的心内求佛,以禅修静坐的方式去观照自己的内心,带人通往走向成佛的道路。
“心空者不是舍弃这颗心,而是空去自己当下这一念的情识和妄想、执着,让自己心中本来就该有的智慧显现而出,此为心空成佛。”
老僧人似乎也是看出了宋晨阳脸上的一丝疑惑。
宋晨阳闻言瞬间一怔。
原来这就是禅宗所追求的心中成佛!
《达摩血脉论》中有云:“即心是佛,亦复如是。”
从禅宗的初祖达摩祖师开始,就教导人们,不要心外求佛。
因为除此心外,最终将无别佛可得,所以心即是佛,佛即是心。
也就是说每个人的心其实就是自己的佛,只要一个人能做到看透、放下,那就已经走在了成佛的道路上。
“多谢大师点拨!”
宋晨阳的嘴角忽然露出一缕笑意的看向老僧人。
而老僧人闻言却又摇头说道:“施主能明悟也是自己的机缘,能来此便说明施主与我佛有缘,道谢就不必了。”
“施主是有慧根之人!”
老僧人闻言一脸含笑的看着宋晨阳说道。
宋晨阳笑着摇了摇头,随即拿起手中的馒头再次咬了一口。
“施主今日是为何而来呢?”
老僧人这时一脸平静的看着宋晨阳开口问道。
宋晨阳闻言拿着馒头的手瞬间一顿,随后说道:“为寻心而来!”
“寻什么心?”
“超脱世俗的心!”
宋晨阳抬头看着老僧人淡淡的说道。
“施主已然做到了明心见性,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老僧人深深的看了一眼宋晨阳后慢吞吞的说道。
宋晨阳闻言有些讶异道:“佛家讲明心见性,见性当即成佛,难道佛也会茫然吗?”
“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心空亦是佛!”
老僧人一脸深意的看着宋晨阳说道。
心空亦是佛?
宋晨阳闻言再次陷入了思索中。
这是禅宗的修行法门,这个宗派更注重的是修心。
主要是教人如何在自己的心内求佛,以禅修静坐的方式去观照自己的内心,带人通往走向成佛的道路。
“心空者不是舍弃这颗心,而是空去自己当下这一念的情识和妄想、执着,让自己心中本来就该有的智慧显现而出,此为心空成佛。”
老僧人似乎也是看出了宋晨阳脸上的一丝疑惑。
宋晨阳闻言瞬间一怔。
原来这就是禅宗所追求的心中成佛!
《达摩血脉论》中有云:“即心是佛,亦复如是。”
从禅宗的初祖达摩祖师开始,就教导人们,不要心外求佛。
因为除此心外,最终将无别佛可得,所以心即是佛,佛即是心。
也就是说每个人的心其实就是自己的佛,只要一个人能做到看透、放下,那就已经走在了成佛的道路上。
“多谢大师点拨!”
宋晨阳的嘴角忽然露出一缕笑意的看向老僧人。
而老僧人闻言却又摇头说道:“施主能明悟也是自己的机缘,能来此便说明施主与我佛有缘,道谢就不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