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人”(第2页)

 

由核聚变反应炉阵列构成的发电厂,足以超额完成供能目标。

 

不过发电厂的主要服务“客户”,并非是表面上的园区和城市,实际上位于地下的综合型生产基地。

 

地下生产基地涵盖多个区域和楼层。

 

其中,新建成不久的造船坞占据了基地规模的1/5。

 

这个造船坞的位置接近地表,并利用巨型闸门,将地下与地表隔离和连接起来,方便完成组装的太空舰艇直接“下水”升空,例如塞伦涅级运输舰艇。

 

其次是生物武器(Bow)与克隆人培养中心。

 

这里同样占据着基地总规模的1/5,尤其是克隆人的生产线仍在缓慢扩建中。

 

除了这些,余下的区域多为生产单兵装备、制式武器、装甲和空中载具的工厂。

 

与地表园区相差无几,这里同样有着不计其数的海克斯机器,以及3d打印车床在进行着不间断的工作,并由技术人员把控细节和监管程序。

 

完成生产与封装后,Bow、克隆人、武器装备和各式载具就会通过地下运输网络,或是送至遗迹基地,再到不同的宇宙与公司分部,又或是送往各个港口,最终交付给公司的武装单位手中。

 

至于最后的几处区域和楼层,则是专门为科研部和生物部用来实验、试验的场所。

 

比如,曾消耗了大量d等级人员,进行暴君实战数据测试的模拟城镇。

 

而此刻的模拟城镇内;

哒!哒哒!

 

轰-!轰-!

 

响彻着密集的枪声与爆炸。

 

只见这座规模和空间扩大了两倍有余的模拟城镇中,上演着激烈的巷战。

 

参与方有着最为熟悉,也是最富有“价值”的d等人员。

 

而且这些抛弃人性的家伙足有六百余人,聚集在模拟城镇的西侧街区。

 

他们身穿经典的橙色囚服,还配备了防护齐全的机械骨骼和单兵武器。

 

虽说在推进和防守的时候杂乱无章,暴露出他们皆为炮灰的属性,但依旧有着相当程度的战斗力。

 

另一方亦是各种新型号的Bow。

 

像是外观与斑溪兽相似,但体型却小上很多的飞兽,也有掺杂北美灰狼,或者西伯利亚虎基因的猛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