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面圣乾阳宫(第2页)

 见他相貌极为清俊,举止风姿出众,让人一见难忘。

 又听见那内侍的声音传来:“启禀圣上,敕封八品奉议郎贾琮,入宫面圣谢恩,现就侯在殿门外。”

 想到那些密劄中描述的种种行状,脸上也露出一丝温和:“少年郎倒是一表人才,你可知,朕为何以你秀才之身,敕封奉议郎?”

 贾琮吸了口气,跨过高高的宫槛,迈步走入宽敞又有些阴森的大殿中。

 御座上传来声音:“抬起头来!”

 可实在没想到,嘉昭帝开口就是单刀直入,问了这么尖锐的问题。

 贾琮当然知道,自己是为何被封奉议郎,但这世上许多事,能做却不能堂而皇之的说。

 “无需顾忌,尽管明言,就算说错了,朕也不会怪罪。”

 贾琮思虑片刻,说道:

 “启禀陛下,当日臣听郭公公宣旨,圣旨有言:国朝以孝治天下,孝者,不论嫡庶,无分贵贱,只叙亲恩。

 此言臣感同身受,臣不过区区一秀才,与国无寸尺之功,本没有封官殊荣。

 臣之所以能得陛下恩遇敕封,是陛下要向天下臣民昭示不论嫡庶,无分贵贱,只叙亲恩的孝道至理。”

 贾琮说了这句,便住声不语。

 本来他还想再说几句,想想言多必失,还是脑袋要紧,便很聪明的把后面的话咽了回去。

 嘉昭帝望着贾琮,脸上已露出惊讶,小小少年,思虑清晰,竟能一语中的,倒是有些难得。

 怪不得这等年龄就取了案首之名,确有些不俗才器。

 想到这些,一贯严正深沉的嘉昭帝,目光中也流露出几分激赏。

 “说的好!如此年纪,骤然得封,无骄浮之心,体物明心,殊为难得。

 朕会知会国子监祭酒李守中,让他协对金陵国子监,你为皇太后抄经之余,可去那里听讲,不误学业,伱退下吧。”

 贾琮一愣,这就结束了,心里却海松了一口气。

 这皇帝还真是快人快语,不问则已,一问就是挖心窝子的话题,再待下去,还不知又问出什么要命的话来。

 当他跨出大殿时,发现自己后背已湿了一片。

 一个每日驾临满朝文武的君王,日积月累的上位者威势,是普通人很难想象的。

 何况在生死太后礼仪之争上,嘉昭帝这一番作为,谋算无双,城府深沉,早就让贾琮生出许多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