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三段击之法(第2页)

 这话未免太过危言耸听,但仔细想一想整件事的始末,又觉得贾琮的话并不是无的放矢。

 不管是宁王,还是杨宏斌,他们从神京来到金陵,他们的着眼点在龙潭港东瀛浪人祸乱一事。

 他们的目的是严惩汪恩等渎职之人,将作乱杀人的东瀛浪人绳之以法。

 先入为主之下,龙潭港一事在他们认知中,只是一件肃贪剿匪要案,眼界和视角自然就被局限。

 直到汪恩被杀,才让他们产生更多的疑虑。

 但贾琮却生来就是这世间的异数,这个时代思维上常规、框架、局限,对他来说都是淡薄并能轻易突破。

 所以在这种时候,他才能跳出屏障,看到宁王、杨宏斌等人没看到的全局。

 这只是一个人思维藩篱上的差异,足立是境,观想自然不同,与人的聪明才智无关。

 ……

 宁王和杨宏斌还在回味贾琮刚才那一番话。

 贾琮又说道:“王爷,我听闻东瀛浪人个个武艺精强,倭刀锋利,面对卫所官兵时常能以一当十。

 龙潭港一战,不仅死伤许多卫所官兵,甚至一位姓刘的千户也当场遇害。”

 宁王叹道:“当年太祖立国之时,大周将士追亡逐北,将灭国无数的蒙古铁骑逐出中原,从此不敢向南牧马,是何等雄壮。

 如今没过百年,卫所兵将战力便羸弱如此,真是愧对先人。”

 贾琮说道:“王爷也不必气馁,我大周承平日久,兵将疏于战备,血勇消退,战力自然也就打折了。

 我听闻东瀛如今南北割据,幕府混战,这些东瀛浪人很多都是战败放逐之人,日日苟活于生死血光之中,自然比常人更加凶残。”

 既然一时近战无法力敌,那就想办法智取,那日杨评事在周素卿的住所发现二十只鲁密统,倒是让我想到致胜的法子。”

 杨宏斌笑道:“奉议郎是以火器来对付东瀛浪人,火器初发虽声势吓人,但实战却多有不足,奉议郎可能对现今火器了解不深。

 就以鲁密铳而言,以点燃火绳激发,击发威力的确很强,生铁都能打出痕迹,但每发一弹需装药填弹,两弹之间需六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