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豆蔻出岫烟(第2页)

 贾琮听出她言语之中,隐含遗憾和担忧。

 当初他经历一番波折,才在蟠香寺找到芷芍,其中又经历生死风险,才让前尘尽空的芷芍,重新一心一意跟了自己。

 如今,在芷芍记忆中最重要的部分,除了贾琮之外,便是救助陪伴数年的修善师太和妙玉,他们是她在世上最在意的人。

 贾琮突然笑道:“你不用瞎想,以后你师傅师姐都会来神京,所以这次见过面后,以后时时相见也是容易的。”

 芷芍一脸疑惑:“师傅和师姐怎么会来神京,他们以前从没和我说过的,三爷怎么知道?”

 贾琮自然不好说,自己如何得知的真实原因。

 笑道:“当初修善师太便是从神京返回途中,才在鎏阳河救了你,她既去过一次,再去一次神京,也不算奇怪。”

 芷芍听了这话,有些半信半疑。

 脸上却生出灿若明霞的笑容:“要是真如三爷所说,那就太好了,师傅年事已高,我也好能常常在身边看顾。

 师傅精通先天神数,她说我命中有难,还说三爷气数贵重,是化劫之人,女萝寄松柏,此后都可否极泰来……。”

 芷芍说到这些,突然想到出门之前,贾琮带着她和英莲,一起给老太太拜寿,俏脸一阵生红。

 她在贾府两年,自然知道府上爷们的规矩,能跟着贾琮给老太太拜寿,到底是意味什么。

 贾琮和五儿都告诉她,自己是从小服侍贾琮长大的丫鬟,虽然她已记不清楚,但只要能守在一起,这些又有什么打紧的。

 贾琮笑道:“修善师太精通先天神数,定是没错的,她说我能保你否极泰来,一生平安,那便是算的极准的。”

 芷芍情不自禁靠在他肩头,心中恬静安乐,微笑道:“我也觉得师傅算的很准。”

 外头江涛起伏摇动,船舱内一片和逸温馨。

 ……

 姑苏,玄墓山,蟠香寺。

 蟠香寺内院一墙之隔的地方,有四五处空置的小院子,这些也都是蟠香寺的庙产。

 最东侧的一所小院,这两年却是一直空着,附近的人都知道,两年前这院子发生过血案,所以让人忌讳,一直没有人来租。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这两年气候愈发异常,天灾频发,田地收成荒芜,世道也不太景气。

 庶民百姓的日子紧巴,姑苏又是江南大城,生计耗费不低,很多来姑苏讨生活的人口,纷纷归乡,房宅本就没前两年容易出租。

 今天这院子却来了两个人。

 一个是戴妙常髻的蓄发女尼。

 另一个是位十三四岁的少女,身材苗条娉婷,容颜清雅秀丽,一身布衣衫裙,虽洁净无尘,却洗得有些发旧。

 看着不过豆蔻之年,不过行动举止,已有一股端雅稳妥。

 这两人进了院子,却是带了清水、粗布、笤帚等物,开始打扫起这空置许久的院子。

 那少女问道:“妙玉姐姐,静慧姐姐上次来信,说什么时候会到呢?”

 妙玉拿着笤帚,正不紧不慢清扫院子里的落叶,僧衣袍袖甩动,在风中微微鼓起,有一种别样的轻盈。

 回道:“静慧说他们八月初二动身,按时间算,也就这一两天就能到吧。”

 那少女说道:“贾公子那年金陵做了两首好词,这两年再没听到有什么新作,倒是可惜了。”

 妙玉依旧扫着落叶,说道:“他这两年时间,不是科举,便是做什么火器,还去辽东从军作战,看来也没什么闲情作词了。”

 那少女笑道:“贾公子这两年做什么,妙玉姐姐倒是记得清楚,你不是原来不喜欢他吗?如今却为他打扫房舍,让他回来好住。”

 如果换了另外一个人,说这样唐突的话,妙玉多半是要恼了。

 可这少女却是不同的,她性子恬静淡泊,和妙玉一向投契,妙玉教她读书写字,诵经阅卷,闲时也看她做针绣女红,描图画样。

 在妙玉的同龄闺阁女伴,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她的师妹静慧,另一个就是这少女,所以对方一句玩笑话,她并不会放心上。

 妙玉自幼枯居佛寺,与青灯古佛为伴,少经历世俗,性子本就放诞诡僻。

 她觉得你好了,你便是言行有些过头,她也能坦然受之。

 她如觉得你不好,便是你礼数何等周到,她也觉得你粗鄙嫌恶。

 妙玉停下手中的笤帚,拿起一块粗布打湿,去擦拭门上的灰尘,纤指突然触碰到门上一个孔洞。

 当年静慧曾告诉过她,那是被袖箭踹射出来的,那次贾琮帮静慧挡了一箭,救了静慧的性命,想到这些,她心中不由生出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