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江流现疑踪
第375章 江流现疑踪
凌晨,姑苏,铁岭关渡口。
经过一日的船航,次日天才微微亮,郑小海的双帆船已进入姑苏地界。
贾琮和芷芍站在船头,迎着清凉晨风,眺望眼前的风华旖旎的古城。
曦雾未散的渡口,有不少夜航船入港。
船老大撑杠驳船的吆喝,苦力来回搬运货物的身影,挑担小贩嘹亮叫卖声,交汇在一起。
不远处的寒山寺,黄墙黑瓦,楼阁飞檐,异常醒目,悠扬洪亮的钟声,庄严而沉郁,回荡在古城上空。
这一切的景象,像副被水墨点染的画图,在凌晨微明的光线下,虽影影绰绰,却轮廓清晰,充满朴素热闹的烟火生气。
贾琮和郑小海夫妇道别,在原约定的租金上,加了十两,又约定下次回程,还租他们的船来座。
那两夫妇千恩万谢的答应,说了不少百年好合,早生贵子的喜庆话,听得芷芍俏脸通红。
那风姿撩人的少妇说道:“邹公子,我们这一路不仅去了海山渚,连沿途水路都查看过,还是毫无头绪。”
江南数州自古富庶,文教发达,民风也比神京等北地大城开明,富商豪门千金,易钗而弁,出门游玩,也是常见之事。
各卫指挥使都和周正阳平级,军中同级军将,都是可相互替代和竞争的冤家,这个时候那個会对他客气。
……
那日两人见面谈起,中车司在金陵卫安插的密探陈魁山,随着周正阳逃窜而失踪。
这两人一个是入金陵不久的邹敏儿,另一个是姚家酒铺掌柜许七娘。
根据神京中车司手谕,邹敏儿下金陵全权署理周正阳一事,金陵中车司入档人员,都要在此事上受她节制。
和她并排而立,是个身形苗条高挑的少年,脸如敷粉,发乌如墨,俊美照人,只是目光有些冷漠,让人难以亲近。
如果换了是自己,最好的对策便是出海外逃,从此天高皇帝远。
贾琮见她眼梢眉角,喜动颜色,更增风姿,想来是立刻要见到师傅师姐,心中十分愉悦。
“当家的,这两个月可是走了好运道,又遇上这么好的主顾,多来几次这样的生意,两年的吃穿都足够了……。”
他回头看向身边,芷芍拎着小包袱,望着在晨光中渐渐喧嚣的姑苏城,明眸波光流动,肤如凝脂,俏脸生晕,说不出的娇美可爱。
想着回程扬州时再座他们的船,所以付钱的时候加了十两。
如果仔细看,会发现这少年雪腻的耳垂上,有细微精巧的耳孔。
许七娘之所以会打探出陈魁山的讯息,并不是要探寻周正阳的下落,而是因为陈魁山是中车司的人,不能无缘无故失踪。
然后沿途看看姑苏的风情,再去蟠香寺落脚。
这个念头只是略微想了想,并不怎么放在心上。
贾琮耳聪目明,自然听到这几句闲话,笑笑也不在意,他包租了郑小海的船用了三十两银子,后来又见夫妇为人实在。
四十两银子足够一个普通之家,衣食无忧过大半年时间,也怪不得这两夫妻欢喜。
所有相关的线索,都成了断线的风筝,金陵应天府和派驻大理寺都一筹莫展,束手无策。
这艘船上的水手只有三四个,乍看和一般的行船汉子没太大区别。
俗话说朝中有人好办事,邹敏儿既然要沿途水路巡查,作为邹敏儿在金陵的第一关联人,许七娘自然要全程相随。
船头站在一个身材婀娜,眉眼秀丽,风韵撩人的少妇。
就在贾琮和芷芍走出码头时,另一艘客船正从码头启航,沿江而上,向着金陵的方向行进。
那个失踪的中车司密探陈魁山,是邹敏儿唯一可以抓住的线索。
笑着从她手中接过包袱,背在自己身上,也不叫马车,只是牵着她的手出了码头,准备找个地方吃过早食。
郑小海笑骂道:“憨婆娘,你就闭嘴吧,这也瞎嚷嚷,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
只当他们是对回门的小夫妻,如今得了人家大笔银子,总要说些吉祥话讨好。
等到贾琮和芷芍下了船,还隐约听到郑小海婆娘欢喜的声音。
金陵卫中和周正阳相关的要犯,不是随着周正阳逃窜,就是被人暗杀灭口。
不过沿途有数个卫所镇守,只怕他插翅难飞。
有人在镇江以东,一个叫海山渚渔村,见到陈魁山露面,但之后这个人又销声匿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