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媒妁可当时(第2页)

这兰草和普通兰草相比,形状有些怪异,每片兰叶的顶端,都有三道醒目的金线,就像是用金漆画上去一般。

当时张友朋告诉他,这种古怪的兰草生于天南大泽之中,钟天地灵气而生,十分罕见。

外观与兰草相似,却不是兰草之属,草叶上因长有三根金线,古医书屡有记载,叫做三生迎魂草。

此草有安魂养神,荣养生死的奇效,能炼制出上等宝药。

贾琮没想到,就是这种古怪兰草,能配制出医治黛玉先天之症的宝药。

……

次日,扬州北上的官道,贾琮一行人和张友朋启程回返神京。

贾琮还携带了林家给黛玉准备的半车礼物。

林如海带着陈姨娘亲自送行,望着贾琮一行车队渐渐远去,他马车还停在官道边目送。

身边的陈姨娘说道:“这次多靠琮哥儿请来的张大夫,老爷的病才这么快好转,”

而且还找到医治大姑娘不足之症的法子,这琮哥儿真是难得,我看得出,他对大姑娘是特别用心的。”

林如海微笑道:“玉儿寄居外祖贾家,她有这么一个表兄看顾,我也多些放心。”

陈姨娘说道:“大姑娘几份来信,我看得出她对这位表兄十分看重倾心,琮哥儿对大姑娘也格外牵念。

他们两人,如此一双两好,这等匹配登对,老爷就没想过,给他们做主订立媒妁之约,贾家多半也会同意。”

林如海说道:“我当然想到过这事,琮哥儿如此人物,我也非常喜欢,只是眼下却不是时候。”

陈姨娘好奇道:“这是为何,琮哥儿这等才貌,估计看上的人不会少,此事老爷怎么还迟疑?”

林如海说道:“你也是出身荣国贾家,应当知道琮哥儿生母之事,这桩旧案,是我那岳母最大的心病。

琮哥儿也因此,落地便不得岳母喜欢。

当年夫人在世时,数次提到此事,多有唏嘘。

我那岳母眼中,贾家最金贵的子弟,并不是琮哥儿,而是二内兄膝下的宝玉,前些年听到的消息,岳母一直想将玉儿配给宝玉。

只是几个孩子年岁都太小,所以才一直没说破,我要给琮哥儿和玉儿做主,这事在贾家那边,不一定就一帆风顺。

而且眼下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陈姨娘问道:“是什么重要之事,和琮哥儿和大姑娘有关?”

林如海说道:“数日之前,我收到当年兰台寺同僚的书信,信中提到最近宫中传出的消息。

说琮哥儿被宫中甄老太妃相中,想让太上皇将金陵甄家三小姐赐婚于他。”

陈姨娘听了这消息,神情惊讶,说道:“怪不得老爷说眼下不是时候。”

林如海说道:“琮哥儿是大周最年轻的御封贵勋,说是树大招风也不为过,有赐婚之荣,一点也不奇怪。

如今赐婚之说还没落地,我这個时候提媒妁之约,万一宫中真的下了圣旨,那将置玉儿于何地。

况且,玉儿还未至及笄之年,血脉之患,身体孱弱,眼下也不是媒妁议亲的时候。

自来姻缘都是天作之合,人算怎么都越不过天算。

希望张先生的诊治之法,能解了玉儿身子体弱的隐忧,将来为人妻母,家业兴旺,才是长久之计。”

……

金陵,明德坊,甄府,裕和堂。

除了甄老太太在座,不仅甄应嘉夫妇在座,连不露面的甄二太太也在场。

早上家仆传话,神京北静王府家将到访,说是北静王妃有急信送递。

刚经受丧子之痛的甄大太太,听了不禁大感安慰。

自己虽没了长子,可还有个贵为王妃的女儿,大老远还想着自己这个做娘的,正当甄大太太稍作振奋去了裕和堂。

带了书信进内堂的婆子却说,送信的军爷反复交代,书信是写给府上甄三姑娘的,一定要三姑娘亲启。

甄大太太听了满腹郁闷,自己女儿大老远送行过来,不是送给自己这个作娘的,居然还送给这个六亲不认的三丫头。

最近甄芳青将甄世文安插在各处店铺中的人手,以各种方式消解拔除,让大房数年的筹谋全部粉碎。

让甄大太太心中嫉恨如狂,自己儿子尸骨未寒,往日显得金尊玉贵的甄芳青,便如此冷酷无情,做出这许多狠心之事。

但是大房没了甄世文,已没有可掌管生意之人,加之这次查出儿子手底下的人,干了不少危害甄家之事。

即便甄芳青如此雷厉风行之举,甄应嘉和甄二太太都说不响话头,只能无可奈何看着甄芳青重新整顿家中生意。

往日已有些松散分权的各处店铺,又重新回到二房掌握之中。

众人见着甄芳青拆开书信浏览,只是看了几行,一张俏脸很快变得煞白。

甄老太太看她脸色难看,连忙问道:“青儿,你二姐的信中可是说了什么事情?”

甄芳青双眸含泪,说道:“二姐信中说,老太妃十多日前风邪入体,虽然经太医诊治,但病况非但没有减轻,反而愈发缠绵难去。

如今已病得下不来床了,每日只能进些粥水和参汤维持,太医说老太妃已年过八十,一旦病势难去,就会极其凶险。

二姐入宫看望老太妃,老人家说担心自己去日无多,叫二姐给我传信,让我……让我速去神京,入宫相见!”

甄老太太等人一听这话,都大惊失色,年过八十之人,在当下已算极其高寿,一旦病入膏肓都是九死一生。

老太妃让甄芳青进京,那是意识到自己活不久了,要见甄芳青这个自小教养的本家血脉最后一面。

在座的甄家人心里都清楚,甄家能延续数代富贵,成为金陵城中首屈一指的豪门,即便相比贾王史薛四大家,也半点没有逊色。

能够拥有如此荣华体面,都是来自在宫中地位尊崇的甄老太妃。

如果甄老太妃年高逝去,金陵甄家就失去了最大的倚仗,加之最近又出了甄世文之事,早已入了锦衣卫的耳目。

这时失去宫中庇护,甄家只怕大厦将倾,祸事临头,也未可知。

甄芳青对甄老太太说道:“老太太,二姐信上说老太妃已病了十多天,这封信要在路上走四五天,也就是说眼下老太妃已卧榻半月之久。

她这么大年纪,这是极为凶险之事,眼下时间刻不容缓,我明日一早就启程去神京,希望还来得及见上一面。”

甄老太太等人自然无有不允,老太妃如果真到濒临之日,甄芳青一定要在身边,这样或许还能为甄家求来最后的遗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