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铮言辨清浊

大周宫城,乾阳宫,申时一刻。

宽阔的大殿,福寿铜鹤闪动着沉重幽黄的光芒,尖利鹤喙中吐出乳白色龙涎焚烟,沁人心脾,幽幽绕绕。

殿中服侍的内侍宫女,全部被遣出殿外,除入殿奏对的贾琮之外,嘉昭帝只留下心腹郭霖随侍。

乾阳殿殿门已紧闭,殿外十步之地,已安排宫中禁卫严密把守。

大殿之中,因为门户紧闭,光线有些昏暗,各处灯火烛台皆已点亮,融和莹黄的烛光,闪烁跳动,照亮整个殿堂。

御案前摆着一副画架,上面挂着一幅线条繁复的火枪图纸,这是贾琮根据定型后膛枪,重新绘制的部件图纸,原本就准备用于今日。

此时,君臣两人站在画架之前,举止形状不同寻常。

贾琮看起来有些少年意气,不断在图纸上指点,详细解释后膛枪各项特性,嘉昭帝听得兴致勃勃,还不时发问。

君臣二人聊得投机,一旁郭霖见此情形,心中都生出一股异样。

贾琮向嘉昭帝讲解后膛枪研制大致过程,并突出说明大周现有营造技艺短板,对后膛枪等先进火器研发,已造成很大阻碍。

他之所以用隐晦的方式,向嘉昭帝灌输这等理念,也是为火器司后续发展,向皇帝阐明所存在局限和难度。

这不仅能合理矫正,嘉昭帝对火器的过度期盼,也为将来的火器研发,所需要的环境和条件,提前打好伏笔。

他在阐明火器研发难度的同时,也向嘉昭帝详细讲解,新制后膛火枪,相比于改进型鲁密铳,在射程、威力、精度等方面的巨大提升。

而且,后膛枪新制击发撞针,其锻造强度和精度,已经达到大周铸铁技艺巅峰。

单支击发撞针可以支撑三十弹射击,足够火枪兵应对一次小中型战役,所需的火枪齐射对阵。

如果单兵携带多枚备用击发撞针,可以满足大型战役对高强度火力的需求。

嘉昭帝听了贾琮一番讲解,精神为之振奋,这几日因科举舞弊大案,所带来的阴霾心绪,似乎一扫而空。

当年贾琮带领火枪兵,驰骋辽东战场,千人火枪队在鸦符关、清元集两次大捷之中,发挥出惊人威力,一举扫平关外女真。

当时火枪兵使用的只是改进型鲁密铳,如全部换装威力数倍于鲁密铳的新型后膛枪,千人火枪队爆发的威力,将何等强悍无匹!

皇帝对后膛枪威力十分期待,让贾琮筹谋确定时间,在火器司工坊安排后膛枪试射演练,待他御驾亲临。

嘉昭帝又说道:“贾卿,你营造成功后膛枪,可谓恰逢其时。

大周虽四海稳定,但边陲之地,依旧风波不靖,九边大同数州,残蒙土蛮部安达汗袭扰日渐频繁。

滇地西境西海沿子蛮国,时有袭扰边境之举;东南沿海,倭寇之患,自永安朝以来,从未断绝。

大周据中原龙兴之地,幅员辽阔,物产丰饶,地广人丰,历来被四夷凶蛮之辈觊觎。

言之以和,靖之以武,刚柔相济,立国之要。

朕需要后膛枪这等犀利火器,用于整备军武,威服四夷,诛绝凶顽。

朕且问你,如让你营造一千支新式后膛枪,你的火器工坊最快需要多少时间?”

……

贾琮一听此言,心中微微一震,嘉昭帝心中所图不小,开口就是一千支后膛枪。

后膛枪比起改进型鲁密铳,构造更加复杂,营造难度也大幅上升。

以大周目前的技艺水平,工部火器工坊的锻造实力,一千支后膛枪营造是极其艰巨之事。

贾琮说道:“圣上,眼下后膛枪各部件锻造,处于大周锻造技艺顶峰,火器工坊所用各类工匠,皆为大周境内一流人材,所以才能顺利营造。

但现下工坊工匠数量有限,火枪营造速度有所制约,依臣估算,火器工坊一月的产量,最多完成五十支后膛枪部件锻造组装。

这其中还要剔除少量废枪,要完成一千支后膛枪营造,需要近两年时间。”

虽然贾琮给出营造时间,嘉昭帝乍听觉得过于漫长。

但方才贾琮向他解说后膛枪性能威力,皆在改进型鲁密铳数倍之上,两者不可同日而语,营造难度自然也是数倍同列。

因此,贾琮说需要两年时间,才能完成一千支合格后膛枪,也算是合情合理。

但是国事急促,瞬息万变,两年时间却是嘉昭帝难以等待的。

他思索片刻,说道:“两年时间太过冗长,可有折中之法。”

贾琮说道:“启禀圣上,如果扩大火器工坊规模,遴选更多一流工匠,加紧培教,就可以提高工坊每月产量。

后膛枪眼下还是初造,经过实战验证,还会不断改良定型,如首次营造便是千支之数,会造成不小的糜耗浪费。

依臣之见,后膛枪威力为改进型鲁密铳数倍,五百支后膛枪形成的火力威势,已远在千支改进型鲁密铳之上。

所以,后膛枪首批营造只需五百之数,便能达成圣上将其成军备战之需。

只要火器工坊扩充到位,臣估算时至今冬,工坊应能完成五百支后膛枪营造。”

嘉昭帝一听此言,心神振奋,按贾琮估算时间,五百支后膛枪半年可营造成功,今年岁末就能成军。

对于一种新造强悍火器而言,这已算十分快捷的装备效率。

嘉昭帝心情大好,微笑说道:“你回去写一份关于此事具体方略,朕会调集相关司衙官吏,全力襄助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