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畅言留香软(第3页)

又把薛姨妈向贾母辞行,薛家准备搬出贾府,但是在场作为姐姐的王夫人,竟没说一句挽留的话语,言行很是奇怪。

贾琮想到那日他和宝钗的事情,那里还猜不出事情的起因来由。

只是薛姨妈今日特地到荣庆堂辞行,最后还牵扯到自己出面,这其中是否也有些奥妙,他自然也能品味出几分。

但不管薛姨妈今日所行的意图,还是她是否真想搬离贾府,这些对贾琮来说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和宝钗之间言行清白,如果让王夫人以这等莫须有罪名,言语辖制薛家搬出贾府,他这个家主岂不是成了摆设。

以后王夫人必定得寸进尺,还会生出其他僭越之事。

……

荣国府,荣庆堂。

王熙凤半靠在软椅上,让丰儿捶着自己微酸麻的腿,贾母和薛姨妈说着几句闲话,唯独王夫人神色有几分局促不定。

突然听到堂外响起脚步声,门口挡帘被丫鬟掀开。

贾母等见贾琮穿件靛青底玉兰暗花圆领袍,俊眉朗目,仪态洒脱,身边跟着俏美婀娜的平儿,两人相应衬托,十分养眼。

站在贾母身后的鸳鸯,看着神采照人的贾琮,又看着他身边的平儿,想到这两人也是名份已定,心中未免生出几分空落。

贾琮向老太太行过礼,对薛姨妈说道:“来时我听平儿姐姐说,姨妈想要搬走,前头都住得好好的,可是有什么人慢待了姨妈?”

王夫人听了贾琮的话,心虚之下,总觉得贾琮意有所指……

薛姨妈笑道:“琮哥儿千万不要多心,里外人等都极好,只是在府上叨扰太久,如今正收拾家中别苑,干脆搬回去住住。”

贾琮笑道:“自姨妈住进梨香园,当初我住清芷斋,还是姨妈的邻居,算起来也有好几年时间,两家人一向和睦,早就亲如一家。

我虽承爵掌家,但最近都在东府读书,少在西府走动,对姨妈也多有疏远,想起来着实不该。

自从老爷、太太、珠大嫂子、三妹妹都搬去打了东路院,这西府比往常空了许多,二嫂如今身子不方便,老太太上了年纪更爱热闹些。

琮再过两月便要完了丁忧之期,到时必定要每日上衙,说不得还要出皇差,在府上的时间只怕是很少。

原想着姨妈还住在府上,家里多了一个老成的长辈,诸事也多个照应,老太太日常能和姨妈说话打牌。

我们做晚辈的虽要在外头走动,心里到底也放心些,说起来姨妈借居贾家,倒是给了琮不少好处和便利。

而且,宝姐姐为人大方明慧,和家中姊妹相处亲密,犹如同胞,姊妹们常日也多了陪伴,殊为难得。

姨妈一家这会子说要搬走,家里都舍不得,定是琮过于年轻,没当好这个家,倒让姨妈生分了。”

……

王熙凤听了贾琮一番话,心中啧啧称赞。

琮老三毕竟是官面上的人物,小小年纪,心思这等通透,这话说的即体面,又不失亲切。

这一番好话,比一帮娘们瞎客气,抓不到挠痒处,着实高明太多。

薛姨妈借住荣国府,到了琮老三的嘴里,倒像是贾家占了便宜似的,虽没有强留人下来,但是这花花台子一搭,大家各自有脸。

薛姨妈为了琮老三给的台阶,只能高高兴兴的就范,或许姨妈这人早就想这样,就等着琮老三这出……

贾母因心中存了绝没金玉良缘的念头,其实薛家搬走她也是乐意的,不过如今话赶话,到了这个地步,也是人情使然,也没什么话说。

况且,即便以她沉浸一辈子内宅的世故,也觉得贾琮这番话说得很体面,小小年纪,言语缜密,有礼有节,的确有家主的风范。

贾母虽疼了一辈子宝玉,易地设想,觉得即便换了宝玉,只怕他很难说出这样一番漂亮话,心中难免又微微遗憾……

王夫人听了贾琮这番话,心中生出无力感,实在没想到小子在家务事上,也生了一张好嘴。

他这番话给足自己妹妹脸面,妹妹即便真像搬走,也要踏踏实实留下,况且两姊妹谁还不知道谁,自己妹妹本就不想走,以退为进罢了。

这小子果然提到宝丫头,说什么姊妹们在一处作伴,只怕是私下里和他鬼混作伴,倒是真的。

自己果然是没猜错,但凡他知道妹妹一家要搬走,必定是要留的,这小色胚那里舍得宝丫头这样的美人儿。

……

既有了贾琮一番话打底,后面的话自然不用他再说,王熙凤插科打诨,烘托气氛,这种左右逢源之事,本来就是她最擅长的。

薛姨妈又客套推辞几句,王熙凤顺势哄抬几句,薛姨妈便顺势答应留下,又笑着谢了贾母和贾琮。

一时之间堂中除了王夫人之外,皆大欢喜……

贾琮一番话留住了薛姨妈,便向贾母道恼离去,堂上一般妇人闲话,他一个男丁没有在场干坐的道理,自然走了耳根清净。

从荣庆堂出来,往两府夹道小门走去,途中经过了梨香园,不自觉想到那日,雨中踉跄,娇软香玉在怀……

正在这时,那梨香院门口,穿花拂柳,一道婀娜的倩影出现……(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