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扶摇河山沧海不笑
第六百七十四章 结网待天时(第2页)
如果神京各官衙之内,有十五个我们扶持的官员,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中年人眼中闪动奇光,继续说道:“这十五个官职都是各衙实职,只要我们能始终掌控这十五人。
朝堂之上于我们而言,几乎没有秘密可言。
这十五人上任之后,还会培植自己的下属和亲信,这是为官之道,谁也无法免俗。
事态将因此孳生壮大,这将是一股难以估量的力量,为商之道,谋世之事,皆多了份倚仗。
但是有一事你需切记,虽然我们不缺银子,谋求空缺之时,出入银流不可过于巨大,违背常理。
否则会引起推事院、锦衣卫等密衙鹰犬的注意,到时候就会节外生枝。
切记,谋取之事,人脉运作为上,银钱疏通为辅,要和那些权贵同流,才能和光同尘,泯然众人,深隐其形。”
刘文轩回道:“东家的话我记下了,此事在筹谋之处,我靠着绸缎庄的名头,结交了不少人物。
对神京官场行情,已有不少熟悉,科甲之士谋求京官,不在于官职大小,而在于为京官时积蓄权贵人脉。
此后即便外派为官,有了京中的权势为后盾,就比旁人赢先了大步,仕途荣盛也有更大可能。
所以,官员花费过万银钱,谋求京官空缺,是神京官场常有之事,我得东家指点,银钱之事,必会更加谨慎。”
……
中年人突然想到什么,问道:“我听到传闻,说东城外火器工坊,最近颇不平静,据说贾琮在营造新式火器?”
刘文轩回答:“东家,此事我也多有留意,据说当今皇帝曾亲临火器工坊,之后工坊外围加派大批禁军守卫。
工部在城内雇佣许多车辆,但都不用车行把守,据说频繁往火器工坊运送东西。
而且,皇帝亲临工坊之后,贾琮便突然被加封从四品宣武将军,必定是他又造成新式火器,所以才被封赏。
户部还从各地招揽不少工匠,频繁出入工部火器司官廨,据说要经火器司筛选。
我那家绸缎庄所在街区,店铺林立,我平日与商家掌柜,多有人情来往,所以常听些市井消息。
据说有外乡工匠在酒肆聚饮,有人酒后谈论,被火器司遴选剔除,还有两名外地工匠,被锦衣卫缉拿入狱。
至今生死不明,据说是做了不法之事。”
中年人听了此话,眼神微微沉凝,片刻之后微笑说道:“看来有好奇心的,并不止我们,有人已经付之行动……”
刘文轩问道:“东家,我们是否动用人手,一探其中究竟?”
中年人目光闪烁,沉思片刻,说道:“皇帝加封贾琮官爵,即是付以重任,也是让他身担其责。
贾琮是谨慎精明之人,他必定深知其中轻重,他不会给人留下什么破绽。
所以,我们暂不介入,静观其变……”
……
神京,锦衣卫衙门,指挥使许坤官懈。
最近这段时间,许坤因要紧办理之事,毫无进展,感到颇为头痛。
因火器司工坊研制出新式火器,圣上御驾亲临,龙颜大悦,敕封火器司监正贾琮为从四品宣武将军。
工部火器司虽然隶属工部,但只是隶属挂靠属性,工部尚书李德康对火器司并无协领管辖权限,火器司事务一向由宫中直领。
火器营造涉及军国要秘,火器司到底研制出什么火器,连工部尚书都不知道,更不用说锦衣卫指挥使许坤。
但以许坤的世故老练,即便不知新式火器为何物,但圣上只亲临工坊一次,就对威远伯贾琮敕封官爵,可见新研制火器必定非同凡响。
这之后宫中加派大批禁军,将火器工坊团团拱卫,工部征调大批物资运抵工坊。
户部也紧急从各地收罗一流工匠,供火器司筛选使用。
锦衣为更是接到圣上口谕,番子暗探密布城内,加强戒备。
许坤由此可知,圣上对火器工坊新式火器,及后续火器营造,何等重之慎之。
他自然不敢稍有懈怠,火器司筛选外来工匠,他更是派人密切关注。
火器司监正贾琮亲自问询遴选工匠,居然真的被他找出端倪。
锦衣卫立即将嫌疑工匠入狱,大刑之下,两名工匠招供受人指使,潜入工坊之事。
许坤曾因此振奋,一旦侦破奸佞觊觎火器之事,便是通天大案,锦衣卫将立下奇功。
没想到在缉拿幕后主谋之事,却就此陷入僵局,锦衣卫暗中大索全城,却一无所获。
如今时间过去快十日,事情依旧毫无进展,宫中更屡次口谕追问,许坤如坐针毡。
他知道眼下正当新式火器营造,当今圣上对觊觎火器之事,愈发忌惮防范。
当初圣上亲自选调点将,将王彰江派往金陵任锦衣千户,追查金陵火器私造案后续,便是早早布下未雨绸缪之举。
前段时间,王彰江曾向许坤发来秘报,甄世文涉嫌火器私造一案,取得要紧进展。
王彰江已亲自带人去福建泉州,缉拿重要嫌犯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