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宅门多佞言(第2页)
但是五年前又将他召回神京,还委以推事院院事重任。
周君兴这样的人物,根底阴晦,手段狠辣,背后站着当今天子,贾琮可不会有半点大意。
即便自己官居五品,爵封威远伯,还是今科会元,但对周君兴来说,只会是一条更肥的鱼。
不过眼下他却不怕周君兴挑事。
昨日火器工坊营造定型后膛火枪,今日贾琮就要送禀事奏章入宫中,必定就是奇功一件。
周君兴不管如何行事,嘉昭帝心中那杆秤深谙轻重分寸,自然是邪祟退避,百无禁忌……
……
贾琮和黛玉刚说了一会闲话,迎春、探春、湘云、邢岫烟等姊妹进了院子。
因她们都知今日是殿试放榜之日,原本是过来等着听好消息,自然也都是白跑了一趟。
贾琮大概说了其中原因,众姊妹听了虽有意外,但见贾琮坦然自若,也就不放心中。
在她们的心中,贾琮是今科会元,怎么都少不了进士及第,不过是多等几日罢了。
等到辰时过半,迎春、黛玉等姊妹,去西府荣庆堂和贾母问安,贾琮则拿了早写好的奏本,去午门呈送宫中。
……
荣国府,凤姐院。
这日天色微亮,粉油大影壁之后,三间抱厦厅的窗户已灯火通。
丫鬟婆子端着热水、毛巾、早点、茶盅等物,在走廊门户出入穿梭。
因十五是殿试开榜之日,贾琮免不得有登科及第之喜。
王熙凤虽身子不利索,但还是起了大早,预备着让五儿、平儿在府上张罗庆贺之事。
等过了辰时,晴雯过来传话道:“三爷有了准信,今日朝廷暂不开榜,让二奶奶今日不用忙碌。”
王熙凤听了心中奇怪,不过既然是贾琮的意思,自然是没错的。
她又听手下婆子来报,看到二太太、宝二爷入了西角门。
王熙凤想到宝玉自生辰宴后,稀奇古怪起来,突然摔破了头,竟留在了东路院,据说要在那里读书,
虽宝玉在东路院呆了近月时间,都没有回来西府。
但要说他是在读书,王熙凤觉得就是骗鬼的话,以他的脾性,在东路院玩弄小丫头还差不多。
但这一大早,王夫人和宝玉突然来了西府,王熙凤觉得有些奇怪。
如今西府是大房的产业,宝玉这日久年深住在西府,怎么都不成个样子。
上回自己把他的丫鬟小厮裁撤了大半,事后居然没事人一样,依旧窝着不挪窝。要说老太太宠爱舍不得,也算是个理由,但自己这样折腾,姑妈也不吭声,也真是耐得住性子。
眼下这母子大早就去荣庆堂,多半老太太想念宝玉,特地传话招来的,只怕宝玉又搬回来折腾,王熙凤不禁有些头疼。
……
荣国府,荣庆堂。
王夫人带着宝玉进入堂中,昨日以来她的心情喜忧参半。
自那日宝玉在梦坡斋书屋荒唐,被老子贾政一气打破了头。
贾政和王夫人担心丑事败落,以宝玉读书为名,将他留在东路院住近一个月。
这近月时间,夏家那边倒是风平浪静,贾政夫妇都是一样心思,被宝玉玩弄的那丫鬟,回府后竟没露出半点破绽……
虽这勉强糊弄过去,但留着总是个祸患,必得宝玉和夏家姑娘的亲事成就,才算是真正了了后患。
可当日王夫人和夏太太提亲,时间过去许久,夏家那边还是杳无音信。
昨日夏家婆子送来一箱应节礼品,王夫人问起近况,那婆子说最近家里生意忙,太太去了通县料理生意,几日后才回。
王夫人也不得要领,夏家太太和夏姑娘是否应承这门亲事,那送礼的婆子不顶事的,王夫人自然不会和她多言。
再说,按王夫人的主意,贾家是高贵国公门第,宝玉是正经荣国公嫡孙。
她向夏家求亲已是纡尊降贵,自然安心等人家回复,绝没有还去催促的道理。
不然可是大丢脸面的事,夏家还以为宝玉没处找亲事,就指望她夏家一个姑娘。
……
那夏家婆子这次来,还替夏太太转达消息,宫中选秀已结束,贾家大小姐这次没有中选。
夏家族亲已尽全力,却没有成事,还因替贾家姑娘办事,在宫里得罪了别人,被发派了不好的差事,因此遭罪倒霉。
王夫人本因二房败落,花了能动用所有私房银,孤注一掷,就想自己大女儿谋得圣宠,好让二房重新翻身。
没想到竟然功亏一篑,一万两银子没听到半点动静,就这么无声无息没了。
即便王夫人出身金陵世家,又当了十多年当家太太,但一万两银子依旧是个大数目。
但是夏家人都说了,替自己办事的夏家族亲,因为这件事还遭了罪,让王夫人想埋怨质问,都找不得理由,说不响话头……
等到夏家婆子走了,王夫人一整天都是抓心挠肝的难受。
直到贾政下衙后说起一事,王夫人沮丧的心情,才算有些缓和。
只是王夫人想到,自己女儿错过本年选秀之期,在宫中再无攀附机缘,明年满十年之期,就不得不放归返家。
如果是四五年前,自己女儿正当妙龄,凭着出众的才貌风仪,能轻易嫁入神京勋贵之门做当家奶奶。
可如今已至桃李之年,找一门体面的亲事,都已很是艰涩,没想到自己一对儿女,竟都落入这等尴尬境地。
此事追根溯源,如当初贾琮同意用公中银子,有了荣国府的名头行事,自己女儿的事情,多半不会是这等结局。
王夫人想到这些,自然对贾琮更多生一层嫉恨。
这日大早,她依旧是心情郁郁,遇上贾母派贴身婆子到东路院,传话让宝玉过去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