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七章 画中当年事(第2页)

我就随意聊了几句,她说得了三爷的吩咐,要去西府传话办事。”

黛玉一听这话,停下手中棋子,说道:“英莲这话听着,倒像三哥哥有急事才赶回府中的。”

迎春听了也觉得有理,未免有些挂心,不知自己兄弟遇到什么事。

说道:“绣橘,你去三爷院里瞧瞧,如果他正得闲,请他过来坐坐,姊妹们都在呢。”

绣橘应了连忙出门,过去不到半盏茶的功夫,便看到贾琮跟着绣橘进了堂屋。

迎春问道:“琮弟,今儿这么早下衙,听说还让英莲给你跑腿,可是西府出了什么事?”

贾琮笑道:“二姐姐倒是消息灵通,的确遇到些事情。

今天我得到消息,甄家大房太太,运了十几箱财物到神京。

他们想走二嫂的路子,将这些箱子寄存在西府,现下甄家牵扯朝廷要案,已是戴罪之身。

我们家沾惹上这些箱子,就是偷藏犯官私产,触犯刑律之事,定会给家里肇祸。”

……

迎春等姊妹听了这话,全都变了脸色,虽闺阁见闻有限,但藏匿犯官私产,怎么听都不是好事。

探春嗓音脆丽,斩冰截玉般说道:“他们甄家倒是好算计,他家二姑娘贵为北静王妃,在神京无人不知。

他们的私银不藏在女儿家中,倒往我们贾家来藏,也不怕给我们家惹祸。”

贾琮笑道:“还是三妹妹看的通透,正是这个道理。”

迎春不解问道:“这事有些看不明白,北静王妃是甄大太太亲闺女,她藏匿家私不想着自己女儿,倒往我们家送。”

贾琮说道:“二姐姐有所不知,大周立国以来,四王八公,皆为降等袭爵。

唯有北静王府一枝独秀,历经数代之后,依旧平袭王爵。

这不单是北静王先祖于立国创功极大,更因历代北静王承爵之人,皆有城府,深通明哲保身之道。

总之,北静王一系,没有糊涂人,水溶日常礼贤下士,人群中颇有口碑,但心思城府不俗。

明知甄家大厦将倾,即便他是甄家女婿,牵扯隐祸之事,他也绝不会碰。

想来甄太太多少知道女婿脾性,所以才会舍近求远,至于有没有其他想头,我也一时说不清。

不过二姐姐不用担心,我得到消息之时,恰好甄家大房的车马已到荣国府,领事婆子都进了西府内院。

我想这事并没有落定,这时我出面的话,只怕下了二嫂脸面,没必要因别家之事,自家有了嫌隙。

所以才让英莲去给我传话,二嫂那边也已回绝甄家请托,这事也算过去了。

林之孝方才让人传话,西角门家丁看着甄家的车队离开了宁荣街。”

……

迎春、黛玉、探春等姊妹听了贾琮这话,也都放下心中担忧。

黛玉和探春都是心思敏锐之人,心中却多想了一层,如不是三哥哥及时得知消息,让英莲传话制止。

西府凤姐姐会不会自作主张,私下藏匿甄家的私银?

只怕凤姐姐多半是会做出来的,她们都在西府长大,听过王熙凤不少的风言,这位琏二嫂子是个厉害胆大的。

贾琮问道:“怎么不见四妹妹的人影,不会又在困午觉吧。”

惜春因年龄稚嫩,每到午后便犯困,一睡便是小半个时辰,家中众人都知道这脾性,贾琮才会有此一问。

黛玉笑道:“刚才宝姐姐也正问到,听说四妹妹这几日忙着画画,整日躲在房里,也不怎么出门。

她要照着我娘那幅荣恩赐宴图,画一幅三哥哥的荣恩赐宴图,咱们都过去瞧瞧稀罕。”

贾琮听了也大感兴趣,众人出了堂屋,沿着游廊进了迎春正屋,又进了惜春居住的左厢碧纱橱。

贾琮和迎春因惜春的身世,对这位年龄稚嫩的四妹妹,一向颇为疼爱看顾。

惜春刚来东府之时,都和迎春同住同睡,这一年光景因年岁渐长,身子开始抽条,迎春便把她挪到正房碧纱厨。

正房左厢碧纱厨不仅方正,而且两面朝阳,通透明亮,正合适小姑娘起居。

贾琮等走到碧纱厨外面,一股冰鉴散发的凉气,便扑面而来。

众人进了屋子,看到惜春正端坐在书案前,手持画笔在细心勾勒,还不时去看悬在画架上一幅旧画。

小姑娘头梳双丫髻,缀着镶蓝点翠珠花,上身穿粉红绣花对襟褙子,系着鹅黄辛夷折枝宫裙,很是秀巧可爱。

书案上的楠木笔架,挂满各式画笔,笔架一角被特意钻了深孔,插着个精致的惠州泥人。

这泥人青衫儒巾,相貌俊美,风度翩翩,宛然就是贾琮模样,惟妙惟肖。

……

惜春见到进来一堆人,看到领头的贾琮,明眸闪亮,顿生笑嫣。

好奇问道:“三哥哥怎这时辰会在家里,不用上衙办事?”

贾琮笑道:“今日正好得空早点回家,听说四妹妹在画一副大作,我特意过来瞧瞧稀罕。”

惜春笑道:“我正画三哥哥赴恩荣宴的场面,三哥哥最该来瞧瞧,多和我说说当日宴上的典故。

那个主宴王爷长什么模样儿,还有参宴的礼部、吏部那些大官儿,长得老少胖瘦,还有状元郎、探花郎的模样。

当初姑太太画林姑父的恩荣宴排场,都有这些人物景象,我问过三姐姐,三哥哥的恩荣宴也是八九不离十。

我自然要依样画葫芦,一项不拉的都画出来,如今我只画了场景,人物却没画多少,三哥哥快过来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