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二章 私情掩家祸(第2页)

官府查了许久都没找到凶手,这事情也就成了无头公案,现今都还悬在那里。

算当时的日子,琮哥儿正好在金陵办差,他必定也是知道这档子事的。”

王熙凤听了薛姨妈这番话,心里已开始害怕。

她实在没有想到,私藏金银的甄家大房,居然出了这么多吓人的事情。

又是造反又是杀人,怎么听都是险得很。

如今又这般不远千里,生生把家底送到神京收藏,明摆着是做了最坏的打算,自己难道要沾惹进去?

……

王熙凤问道:“姑妈,既然那大房公子死了,火枪案子不就死无对证,怎么甄家现下还这么狼狈?”

薛姨妈说道:“世上哪有这么轻巧的事,自从琮哥儿靠着火枪的厉害,在辽东平定了女真。

皇上对火枪这物事,可是极其看重,民间私造火枪,是形如谋反的死罪。

甄家大房少爷牵扯私造火枪,这么大的事情,怎么可能悄无声息就没了。

再说私造火枪这么大的事,甄家少爷一个人也办不成,必定还是有同谋的,朝廷岂能轻易放过。

只是甄家少爷突然死了,官府也没找到实证,皇上又顾及甄老太妃的情面,才没有马上发落甄家。

只是去年冬末,金陵来了位锦衣卫王千户,是个极厉害的人物,到任之后就翻查甄家的案子。

那会子宫里的甄老太妃升天,甄家从此没了庇佑。

这世上的事情就是这样,朝中无人,人走茶凉。

那姓王的千户没用多久时间,就把甄家少爷旧案查出许多底细。

他还借故封了甄家多处店铺,连甄家大院都被锦衣卫闯入搜查。

甄家大老爷可是正三品高官,在金陵城很有威望,即便如此,还被锦衣卫叫去问话,丢尽了颜面。

如今金陵城中传言,甄家是江南大族,又有甄半城的匪号,家中更是金银如山。

他家的人要是作乱,只怕整个江南都会不安定。

皇上要拿甄家开刀治罪,以儆效尤,防着以后有人还敢私造火枪,对朝廷生出不敬之心。

我们几个店铺掌柜来信,多少都提起这件事,现在市面上都传得沸沸扬扬。

都说甄家必要被抄家治罪,说不得还会死无葬身之地!”

王熙凤听了这话,脸上微微发白,原本以为甄家最多罢官,如今听着离灭门都不远了。

按着自己姑妈的说法,甄家这是犯了宫里的忌讳,被当今皇帝盯上了。

此时她心中已有些埋怨母亲,太太人在金陵住着,多半是没搞清楚这些底细。

不然她也不会在信里轻描淡写几句,就让自己帮甄家办事……

……

一旁五儿听了薛姨妈这话,俏脸也变了颜色。

心中想着甄姑娘前些日子离京,算日子必已回到金陵,甄家要被抄家灭门,她岂不是也要遭殃。

五儿是贾琮的贴心丫鬟,别人不知道贾琮的心思,她可是一清二楚的。

这位甄姑娘差点就和三爷做了夫妻,虽然两人姻缘未成,可却结下实在的渊源。

甄姑娘对三爷极为用心,三爷但凡有喜事,甄姑娘都会精心备礼到祝。

三爷常穿的一件袍子,听说是三爷离开金陵的时候,甄姑娘亲手给他做的。

姑娘家给爷们做针线衣服,那可是非同寻常,即便没有宫中赐婚,三爷和这位甄姑娘也不简单。

那天三爷送甄姑娘离京,一去就去了大半天,那得说多少体己话……

五儿觉得姨太太今天说的事情,自己回去一定要告诉三爷,让他心里有数,或许还能帮上甄姑娘。

……

薛姨妈说道:“我们这样的人家,又不为讨生活糊口,手头银子挣多挣少,不是大不了的事。

凡事无功无过,安安稳稳,这才是长远之计。

我前几日就已给金陵各店铺掌柜去信,让他们尽快了结和甄家的生意,不要留下什么首尾牵扯。

即便和甄家生意往来之间,有些款子一时收不回来,也就不要了,就当是破财消灾。

这种要命时候,要和他们家纠缠不清,说不得就要受连累,给自家惹出大祸,那可是不值当!”

原本薛姨妈母女来看望王熙凤,一帮人只是闲扯唠嗑。

没想到王熙凤话题引到金陵甄家,引得薛姨妈说出这番惊悚的言语。

听得在场的宝钗等年轻姑娘,心中都有些紧张害怕。

平儿听着这些话,倒觉得姨太太这些话,说的正是时候,一双盈盈妙目不时打量王熙凤的神情。

她见自己奶奶听了这些话,脸色已有些发白,平儿不禁松了口气。

希望自己奶奶就此知道里头风险,万不可招惹甄家大房的事。

不然真的因此惹出祸事,只怕会连累到三爷……

……

薛姨妈见自己闲话一通,王熙凤不知为何脸色有些不好。

问道:“凤丫头,你气色怎么有些不好,可是坐久了累到。

我也是过来人,你这个时候可是要万事小心,要坐久腻味了,就去床上歪着好好休息。

闲话我们也说了,我们就不吵着你了,明日再来看你。

还有一件事,大嫂子怎突然来信提起甄家的事,你可写信告诉你娘,这个时候可别和甄家往来。

即便金陵各家有些老交情,也不要赶这时候往上凑,免得惹上是非……”

王熙凤有些心不在焉的胡乱应了,等到薛姨妈和宝钗都走了,五儿因午后无事也回了东府。

等到房间里只剩下她们两人之时,平儿说道:“奶奶,方才姨太太的话,说的都很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