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分寸感的把握最难
第90章分寸感的把握最难
皇帝的脸色不好,张廷恩在一旁看的清楚,心里却一点都不着急。接触那么久,这位皇帝是个啥性子已经有了足够的了解。怎么说呢?别让这位记恨你,一旦被记恨了,那是能真的能记一辈子的。以这位的性格,真要记恨上某一个人,根本就没耐心跟你废话。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张廷恩判断承辉帝不是对贾琏不满,更谈不上记恨,反倒是对贾琏的欣赏意味浓厚。张廷恩担心的不是别的,而是贾琏还是太年轻了一点,一旦被皇帝看上了,今后真是有干不完的活,说不完的类。
当今是个想做事情的皇帝,满朝文武里头,愿意做点改变现状的事情的官员很少。
立国百年的大周朝,该分的蛋糕早就分干净了,想动分好的蛋糕,既得利益者们有的是手段给你使绊子,我拦不住皇帝,还拦不住下面办事的人么?
这些既得利益者们,让他做事肯定是不行的,伱让他给做事的人使坏,办法一套一套的。
贾琏一直在琢磨一个问题,给皇帝打工没问题,但不能把自己弄成生产队的驴。必须保持一定的自主性,又属于皇帝这条船上的人,只有这样才不会成为第二个张廷恩。为皇帝冲锋陷阵是要冒很大风险的,承辉帝活着自然无碍,走了呢?
原则已经确定,做事可以,绝对不顶在最前面。
这么说吧,贾琏已经做好了准备,将来承辉帝不在了,他还得护着张廷恩的后人。
说是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不是贾琏的出身摆在那的么?勋贵出身的最大好处,就是只要自己不作死,大概率是能和一个朝代一起灭亡的。贾琏没想的那么长远,只要一辈子就行。
承辉帝果然没有发怒,反倒是盯着面不改色的贾琏沉吟了片刻才道:“想讨点啥赏?”
请注意措辞“讨赏”背后蕴含的意义,换个别人,你不干活有的是人抢着干。但是话说回来,承辉帝开出了一定会兑现的赏格,不等于你可以狮子大开口。
贾琏给出了一个看似模糊的应对:“活还没干呢,干完了,你要觉得活漂亮,看着给个三瓜两枣的,只要不白干就成。”
张廷恩在一旁听到如此应对,心道:稳,太稳了。小小年纪,怎么练出来的?唉,看这意思,荣国府的生存环境有点锻炼人啊。
“滑头!”承辉帝笑了,心里对这厮的欣赏又加了一分。
与领导相处最难把握的就是分寸感,人情世故这东西与能力无关,得吃过亏上过当,吃苦上当多了,才能练出来。当然这也是看天赋的,有的人一次两次就练出来的,有的人练了几十年还那样。
土著贾琏的天赋不错,现代贾琏的天赋普通,眼前的贾琏是两者结合的缝合怪。
贾琏和承辉帝之间的交流,用一句话可以说清楚,【我尽力做好,您觉得好就看赏。】
一个人的出身决定了他的起点,有的人的起点高的吓人,比如贾琏。
达到贾琏这个程度的出身,真要把活干好咯。不能给出合适的赏格,那是承辉帝的失败。
反过来,贾琏把决定权交给皇帝,那不是为难皇帝,而是知进退的表现。
皇权就是这样的,我给你的,才是你的,我不给你的,别乱伸手。
看到承辉帝的反应,贾琏心里闪过一丝苦涩。
这就是皇权时代的!想保持人格完全不可能。客观上来说,皇权和勋贵之间,是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依附+合作关系的。
“没别的事情,你先回去吧。出了这个门,该说啥该做啥,心里有点数。”张廷恩见情绪都稳定了,赶紧出来撵人。
贾琏也知道走人的时候到了,赶紧躬身长揖:“老师保重,贵人吉祥,在下告辞。”
一套非常熟练的下来,贾琏抬腿就走,承辉帝也没在意他不经过请示就走人的举动,毕竟这是张廷恩的主场,有他同意就够了。
等到贾琏走远了,张廷恩摆出大礼相见的架势,承辉帝提前抬手:“免礼!”
张廷恩还是行了个鞠躬礼,口称:“礼不可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