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提醒还是敲打?(第2页)

 并举了前明嘉靖年改稻为桑的例子,类似的举动,一定会影响粮食生产。

 “他跟我一样,都是闲职,手里没实权,心里能舒服才怪呢。他这人不好讲,有时候总能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眼下他是族长,怎么?你有想法?”贾赦笑着问一句。

 “不是才拿的一千两?”贾琏不是不舍得,而是不想被他轻易得手,免得胃口越来越大。

 中举之后,贾琏的月例也是二十两,这钱直接让给贾赦就行。一时半会的,贾赦别没事找麻烦就好。关键还要等中了进士,真正的成为荣国府的话事人,到时候王熙凤进门掌握内部,贾琏掌握了对外话语权,把荣国府变成夫妻店。

 按照籍贯来看,北方官员中反对最强烈的,往往出身山西,他们反对的理由很简单,士农工商的定位不可撼动,汇通天下方便了商贾,这是在鼓励经商。大周朝以农桑为本,鼓励工商意味着影响农耕,百姓种地收入微薄,届时人心浮动,不思农耕,动摇国本。

 吵吵闹闹半个月也没平静,五位阁臣上班时被骚扰的不轻,下班后官员们也不肯罢休,纷纷登门拜访。阁臣们商量好一样,每天回家闭门谢客。

 这一波瓜贾琏吃的好爽啊,看着就觉得这场戏太精彩了。

 这日又逢休沐,贾琏被召唤之后,很不情愿的来张府。心里对于皇帝的决定怨念颇深,给你出个主意,你倒好,拿出来群臣讨论,这种事情要干就得动作快一点,在别人反对之前,在别人没弄清楚跟脚前,把事情办成咯。

 事关朝廷收入的大事,为何非要跟权术掺和在一起呢?

 抱怨归抱怨,大腿还是要抱紧的。来到张府之外,贾琏从车上下来,看见几个官员站在门口被挡了驾之后,却迟迟不肯离去。

 有人在外高呼:“张阁老,本朝以农桑为本,重商之风不可开啊。”

 还有的官员站在门口大声哭喊:“张阁老,您就不要身后名乎?”

 贾琏仔细观察了一下这些官员,发现都是品级不高的官员,穿着的官服都是五品以下的。这些官员是没资格就此事上奏的,但怎么说呢,总是有人不甘寂寞。借着这个机会,能给张廷恩当狗,有的官员也是不在乎的。还有的官员,抱着挣点声望来的。

 为何这么讲呢?因为这些官员下班了,还穿着官服,这都是下班不回家,直接来张府。

 为了升官,这些官员也真是够拼的。你真要有血性,为何不往张府门口丢鸡蛋,丢菜叶,舍不得那点钱么?贾琏很是感慨,要不要我去买一筐鸡蛋,送给他们呢?

 哎呀,鸡蛋在这个生产力不高的时代,拿来浪费太可惜了,还是算了。

 贾琏在心里默默地表示这场演出不够精彩,绕了个弯子,来到张府的后门。

 这里没官员,真是运气,张贵上前敲门之后,里头很快开门了。

 “伱怎么来了?”开门的小厮是吴安中的长随,听到动静吴安中也出来看看。

 “你当我想来呢?我在家读书好好的,被召唤了!”贾琏没好气的吐槽,吴安中再次吃瘪。毕竟大门口的人堵着,他又不是不知道。谁在这个时候,愿意登张府的门呢?何况张贵站一边,笑也不是,哭也不是,只能面无表情的问候一声吴少爷。

 书房里的张廷恩倒是兴致不错,盯着统计表格看,一边看一边啧啧啧。

 见贾琏进来也不废话,直接道:“快过来看看,我怎么都想不到,山西的官员会担心农桑,山西官员这是拿山西当湖广了么?还有啊,南方沿海几个省的官员,居然会关心,民间钱庄是死活,真是令人感动啊。”

 贾琏过来看了一眼,淡淡道:“猴子老实坐在地上还好点,这一跳起来,红屁——股露出来了。这要不是事先私下通过气才怪了。”

 张廷恩多少有点好奇道:“你说说,为何反对声如此巨大?”

 “山西官员嘛,大概是想突出一下山西票号的地位,毕竟京中的票号,半出山西。沿海几个省的官员反对,怕是担心朝廷对商税下手。”贾琏很直接的给出了猜测,不兜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