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明知故犯(月初求月票)
第163章 明知故犯(月初求月票)
一等伯牛继宗和三皇子李亨在乾清宫殿外遭遇,两人都是被传招而来。
互相见礼后,两人并无交流,安静的站着等候。
裘世安出来时,眼神没有审视两人的意思,而是直接宣进。
二人前后脚进入乾清宫,承辉帝站在巨大的书桌前,待二人见礼后非常直接的下令:“神机营抽三千人,健锐营抽三千人,牛继宗为统制,李亨为监军。此次任务,前往两江,听从孙阁老调遣,听明白了么?”
二人齐齐应声:“臣遵旨!”
承辉帝专门点李亨的名字:“知道监军是干啥的么?”
李亨毫不犹豫的回答:“只带眼睛耳朵,不带嘴巴。”
承辉帝满意的点点头:“回答的很好,行军打仗有牛爱卿即可,让你跟着去,就是去跟着看看,学一学。可以的话,沿途的后勤供给,可以伸手帮衬一二。”
“儿臣记住了。”父子二人当着牛继宗的面说话,牛伯爷垂首站立,如同不存在。
牛继宗叉手道:“诺!”这就有点军令的意思了。
西域平叛那么大的战事,四王八公的后人全都没机会沾边,此番调兵南下,却点了牛继宗这位一等伯,事情在牛继宗这里,很难说是福是祸。
贾琏关注的是另外一个重点:“膛线怎么拉的?如果大量制作,速度如何?”
交代完李亨,转头承辉帝问牛继宗:“牛卿可知该怎么做?”
承辉帝自觉得意的安排,没想到缺一个捧哏的,不禁有点扫兴,挥挥手道:“回去准备吧。”打发了李亨之后,承辉帝招呼裘世安道:“更衣,去虞衡司看看贾琏。”
“老张,去神机营请个人来看看,两根枪管有一定公差,我也分不出优劣。”
“陛下临时征调,此事必急,臣以为,二皇子跟着神机营一道走水路,臣领健锐营走陆路,一人双骑,半月可至。”牛继宗很短的时间内就准备好答案,可谓业务熟练。
承辉帝也是懂军事的,开口否决:“不妥,此行两军统一行动,水路并进即可。”
承辉帝并无后续吩咐,牛继宗退下,调兵准备后勤,因为事情急,只有一天的准备时间,今夜怕是没觉睡了。对于牛继宗而言,辛苦一点不是坏事,就怕没有机会带兵出征。
李亨犹豫了一下才回答:“儿臣不知兵,看不懂。”
也不管李亨懂不懂,承辉帝就这么问了。
孙二娃听了顿时一脸失望,忍不住自我辩解:“大人,这枪管做到偏差不过半寸,已经到头了。”贾琏依旧没立刻表态,而是默默的看着两根枪管的口径,这个时代的火枪,口径这么大的么?这得有十五毫米粗了吧?
裘世安赶紧准备伺候更衣,承辉帝一边更衣一边碎碎念:“朕不召见,你不会求见?”
贾琏已经从最初的惊讶里走出来了,拿起一根枪管仔细观察,他是真的外行,但不等于眼瞎。东西好不好,拿在手里肯定有感觉的。好的产品,就应该像眼前的这根枪管一样,带着一种工业的美感。外壁用砂纸打磨过,内壁拉过膛线,却依旧光滑。
贾琏点点头,拿起一把看外形季度粗糙的游标卡尺,量了量内壁,固定之后又去量下一根枪管,量完之后不免有点失望:“有公差,还不小。”
我一个军事外行,真不好瞎指点,还是去请一个懂军事的人来为好。
虞衡司下属最大的火器作坊内,贾琏看着初步的成品时,还是觉得自己小看了这个时代的工匠们技艺的精湛。为了争一个头功,三天时间,两根带膛线的枪管摆在了面前。
李亨被留下,承辉帝仔细的告诉他:“神机营抽调火铳兵一千人,偏厢车兵一千人,炮兵一千人,健锐营三千骑兵配合行动。如此安排,可有看法?”
作为火器作坊排名第一的大匠,孙二娃的名气一点都不霸气。三天时间,带着一组十個工匠,从打造到抛光,再到拉膛线,他都亲自盯着每一道工序。三天时间,仅仅睡了四个时辰,速度上也把另外一组远远甩在后面,能不能摆脱匠籍的命运,就看这一哆嗦了。
【我是个聋子!】重要的事情,裘世安在心里重复了三遍。
孙二娃激动的心都要跳出来了,上前一步,小心翼翼的解释:“此前小的私下里弄了个人力机床,可镗可铣,就是费点力气的事情。不缺人的话,一日可成。”
贾琏习惯性的招呼张书吏,最近用的很顺手,干活是真卖力气。
哎,压力很大的,从最近的进度看,一万两银子给的太多了,能花掉一千两就不错了。
眼下这个货币处在一个银子与银币混着用的状态,皇家银行发行的银币,就是要当一两银子用的。张廷恩这个老师心知肚明,发来的是纯度最高的雪花银。
不等张书吏去叫人,身后有人发声:“我看看!”
贾琏觉得耳熟,正要回话时,裘世安站他面前轻轻摇头,贾琏立刻反应过来,后退让开。
一身便衣的承辉帝上前来,当仁不让的拿起枪管仔细看了起来,看完后放下,反问一句:“这种带膛线的枪见过,优点是打的准,缺点是装弹非常麻烦,恨不得用锤子往里敲。打完了清理内壁非常的麻烦,差不多打个百来发,枪就废了。不带膛线的枪,五百发都算差的。”
皇帝不愿意暴露身份,贾琏也只好遮遮掩掩的行礼道:“回王爷,线膛枪精度高,射程远的优点不可视而不见,既然有缺点,慢慢改进就是了。战场上的士兵,手里有一件好武器,就等于多一条命。”
“你别说大道理,直接说你的想法,你那改进报告我看了,一部分没看懂。”
“圆锥形子弹,做的比枪管口径小一些,后面加个软木,火枪被击发后,软木在火-药爆炸瞬间的冲击作用下膨胀,起到很好的气密性保证效果,这样射出的子弹,在飞行过程中处在一个高速旋转的状态,能够飞的更远,打的更准。子弹可以通过批量浇铸制造可以保证做小一点,有软木在不用要求太严格,枪管口径则必须严格要求。这个设计,最大限度的避免铅弹拉膛线,大大的增加枪管的使用寿命。”
看见贾琏手里的粗糙版游标卡尺,承辉帝不客气的拿来看了看,忍不住赞道:“这份心思真是太巧了,你一个读书人,怎么还懂这些?”
【我还真就不懂,我就是喜欢看一些乱七八糟的科普视频。】
“男人嘛,哪有不喜欢这些东西的,臣……下官就是喜欢瞎捉摸。”贾琏觉得真费劲。
“说的也是,男人很少没有不喜欢火铳的。”承辉帝认可了这说法。
贾琏倒是能从科学的角度解释,人类的打猎基因,但不敢说,也不能说。
“走,去看看弹药。”承辉帝兴致来了,他还是王爷的时候,也上过战场,知道火枪的威力。本朝太祖对于军队的打造,就是建立在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之上。
从后来者的角度看,历史上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军队,就是调往北方后的戚家军。
在北方的戚继光,延续了他在南方不败的战绩,充分发挥了火器优势,结合车阵,将草原上的部落打的不敢轻易冒头,真就是听到戚继光的名字便瑟瑟发抖。
可是才过去了几十年,明军怎么就拉胯了呢?
这么讲吧,非要给谁扣一口黑锅,倒也不够公允,只能说明朝中后期,君臣合作,齐心协力的把大明朝着灭亡的方向推。最终成就了一段野蛮战胜文明的神话。
导致这个民族一根辫子拖了三百年,一直到贾琏穿越时,辫子还在很多人的心里留着。
目送贾琏等人离开,孙二娃内心失望无法掩饰,贾大人没能满意么?
两根枪管如何能做到一样大小呢?
打造的时候用同一根铁棍为模,光滑内壁用同一根钻头,一根两根还行,多了钻头也会有损耗,必须换钻头吧?怎么能把钻头做到统一尺寸呢?
心头燃起一团火的孙二娃很不甘心的追上去,他想问个真切。
“贾大人,小的有话要问。”孙二娃黝黑的脸上看不出颜色变化,但看他表情即可知,此刻的他很紧张,脸和脖子都红了,只是因为肤色看不出来。
裘世安在一旁脸都绿了,这工匠好大的胆子,悄无声息的跟上,要造反么?
陛下非要轻车简从,身边一个护卫都不带,一个人顾前不顾后,我真是太难了。
贾琏却没有想那么多,心思还在工作上。停步回头:“请问!”
“大人,真有两根一模一样的枪管么?”孙二娃壮胆问一句。
贾琏露出诧异的表情,非常理所当然的回答道:“怎么可能呢?同一棵树上都找不到两片相通的叶子。孪生兄弟都能找到不同的地方。从工艺的角度出发,想要让两根枪管最大限度的口径一致,首先要有测量工具,其次是在设备和工具上做文章。不求一模一样,但求公差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以枪管为例子,公差不大的情况下,子弹可通用。”
对于当下的工业,贾琏没有特别苛刻的要求,造出来子弹和枪管之间,用通条捅的进去可通用即可。看孙二娃的表情,贾琏又补一句:“你做的已经很好了,回头我为你请功,保底一个九品官,如果能做的更好一点,我为伱说话的底气也更足一些。”
贾琏说完就走,孙二娃惊喜的整个人都傻在原地。
承辉帝在前,贾琏在后,两人慢步往前时,承辉帝开口道:“你现在就许他的官,另外一组的成品你没看呢。”
“另外一组做的如何还不知道,孙二娃能在三天的时间里打造两根能用的枪管,而且还自制了机床,在臣看来,已经足够给他一个官做了。工艺技术上的事情,还是要内行来负责。文官多为读经史子集出身,工坊里头,最忌讳外行指导内行。”
承辉帝听了无声的笑了笑,忍不住调侃贾琏:“怎么,你还想朝廷开个工科?”
贾琏似乎没听到调侃的意思,很干脆的回答:“非但很有必要,而且还要开理科。”
承辉帝没听懂,反问一句:“何谓理科?”
“望文生义,理科为研究基础原理的学科。以水为例子,有结冰状态,液体状态,气体状态。其中有何奥妙呢?臣设一个范畴为温度,再定温度为零度时水结冰,一百度时可蒸发为气体。整个过程就可以定位为水的基础理论。再回到水烧开时,水壶的盖子会被推动,如果没有壶口,只有盖子的状态下,水蒸气的推力集中在一点上,能不能借这个力作点事情呢?臣闻西洋有蒸汽机后,便联想到了这些。总而言之,很多道理其实就在生活中等待发现,并总结后为人所用。我们不去做,别人已经在做了,所以,西洋的坚船利炮跨越万里大洋,来到了大周朝的沿海。眼下还是风帆动力,迟早有一天,他们会开着蒸汽船过来。”
承辉帝彻底沉默了,脚步放慢往前走了一段才道:“有膛线的枪,正是两广总督从西洋人手里购得,进献于朕前,他对此枪评价不高,只说是给朕鉴赏把玩之用。”
贾琏听了立刻回应:“这怪不得两广总督,此枪射程可达三百步犹可杀伤,一旦多了,真要有人拿此物刺王杀驾,总督大人怕是要受连累,故而即便知道潜力巨大,也不敢说。”
“一派胡言,连珠炮能打一里地,大将军炮能打四里地,红夷大炮能打的更远。”
承辉帝并不是真心抬杠,真就是觉得两广总督想太多了。
贾琏却不一样,毕竟是从人臣的角度看问题,继续解释:“一根毛竹掏空了,放一把线膛枪不是问题。扛着一根毛竹出门,与扛着一门连珠炮出门不一样。不是射程的问题,而是是否方便携带以及隐藏的问题。”
承辉帝沉默了片刻才道站住反问:“道理你都知道,为何还要做线膛枪?”
“你别说大道理,直接说你的想法,你那改进报告我看了,一部分没看懂。”
“圆锥形子弹,做的比枪管口径小一些,后面加个软木,火枪被击发后,软木在火-药爆炸瞬间的冲击作用下膨胀,起到很好的气密性保证效果,这样射出的子弹,在飞行过程中处在一个高速旋转的状态,能够飞的更远,打的更准。子弹可以通过批量浇铸制造可以保证做小一点,有软木在不用要求太严格,枪管口径则必须严格要求。这个设计,最大限度的避免铅弹拉膛线,大大的增加枪管的使用寿命。”
看见贾琏手里的粗糙版游标卡尺,承辉帝不客气的拿来看了看,忍不住赞道:“这份心思真是太巧了,你一个读书人,怎么还懂这些?”
【我还真就不懂,我就是喜欢看一些乱七八糟的科普视频。】
“男人嘛,哪有不喜欢这些东西的,臣……下官就是喜欢瞎捉摸。”贾琏觉得真费劲。
“说的也是,男人很少没有不喜欢火铳的。”承辉帝认可了这说法。
贾琏倒是能从科学的角度解释,人类的打猎基因,但不敢说,也不能说。
“走,去看看弹药。”承辉帝兴致来了,他还是王爷的时候,也上过战场,知道火枪的威力。本朝太祖对于军队的打造,就是建立在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之上。
从后来者的角度看,历史上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军队,就是调往北方后的戚家军。
在北方的戚继光,延续了他在南方不败的战绩,充分发挥了火器优势,结合车阵,将草原上的部落打的不敢轻易冒头,真就是听到戚继光的名字便瑟瑟发抖。
可是才过去了几十年,明军怎么就拉胯了呢?
这么讲吧,非要给谁扣一口黑锅,倒也不够公允,只能说明朝中后期,君臣合作,齐心协力的把大明朝着灭亡的方向推。最终成就了一段野蛮战胜文明的神话。
导致这个民族一根辫子拖了三百年,一直到贾琏穿越时,辫子还在很多人的心里留着。
目送贾琏等人离开,孙二娃内心失望无法掩饰,贾大人没能满意么?
两根枪管如何能做到一样大小呢?
打造的时候用同一根铁棍为模,光滑内壁用同一根钻头,一根两根还行,多了钻头也会有损耗,必须换钻头吧?怎么能把钻头做到统一尺寸呢?
心头燃起一团火的孙二娃很不甘心的追上去,他想问个真切。
“贾大人,小的有话要问。”孙二娃黝黑的脸上看不出颜色变化,但看他表情即可知,此刻的他很紧张,脸和脖子都红了,只是因为肤色看不出来。
裘世安在一旁脸都绿了,这工匠好大的胆子,悄无声息的跟上,要造反么?
陛下非要轻车简从,身边一个护卫都不带,一个人顾前不顾后,我真是太难了。
贾琏却没有想那么多,心思还在工作上。停步回头:“请问!”
“大人,真有两根一模一样的枪管么?”孙二娃壮胆问一句。
贾琏露出诧异的表情,非常理所当然的回答道:“怎么可能呢?同一棵树上都找不到两片相通的叶子。孪生兄弟都能找到不同的地方。从工艺的角度出发,想要让两根枪管最大限度的口径一致,首先要有测量工具,其次是在设备和工具上做文章。不求一模一样,但求公差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以枪管为例子,公差不大的情况下,子弹可通用。”
对于当下的工业,贾琏没有特别苛刻的要求,造出来子弹和枪管之间,用通条捅的进去可通用即可。看孙二娃的表情,贾琏又补一句:“你做的已经很好了,回头我为你请功,保底一个九品官,如果能做的更好一点,我为伱说话的底气也更足一些。”
贾琏说完就走,孙二娃惊喜的整个人都傻在原地。
承辉帝在前,贾琏在后,两人慢步往前时,承辉帝开口道:“你现在就许他的官,另外一组的成品你没看呢。”
“另外一组做的如何还不知道,孙二娃能在三天的时间里打造两根能用的枪管,而且还自制了机床,在臣看来,已经足够给他一个官做了。工艺技术上的事情,还是要内行来负责。文官多为读经史子集出身,工坊里头,最忌讳外行指导内行。”
承辉帝听了无声的笑了笑,忍不住调侃贾琏:“怎么,你还想朝廷开个工科?”
贾琏似乎没听到调侃的意思,很干脆的回答:“非但很有必要,而且还要开理科。”
承辉帝没听懂,反问一句:“何谓理科?”
“望文生义,理科为研究基础原理的学科。以水为例子,有结冰状态,液体状态,气体状态。其中有何奥妙呢?臣设一个范畴为温度,再定温度为零度时水结冰,一百度时可蒸发为气体。整个过程就可以定位为水的基础理论。再回到水烧开时,水壶的盖子会被推动,如果没有壶口,只有盖子的状态下,水蒸气的推力集中在一点上,能不能借这个力作点事情呢?臣闻西洋有蒸汽机后,便联想到了这些。总而言之,很多道理其实就在生活中等待发现,并总结后为人所用。我们不去做,别人已经在做了,所以,西洋的坚船利炮跨越万里大洋,来到了大周朝的沿海。眼下还是风帆动力,迟早有一天,他们会开着蒸汽船过来。”
承辉帝彻底沉默了,脚步放慢往前走了一段才道:“有膛线的枪,正是两广总督从西洋人手里购得,进献于朕前,他对此枪评价不高,只说是给朕鉴赏把玩之用。”
贾琏听了立刻回应:“这怪不得两广总督,此枪射程可达三百步犹可杀伤,一旦多了,真要有人拿此物刺王杀驾,总督大人怕是要受连累,故而即便知道潜力巨大,也不敢说。”
“一派胡言,连珠炮能打一里地,大将军炮能打四里地,红夷大炮能打的更远。”
承辉帝并不是真心抬杠,真就是觉得两广总督想太多了。
贾琏却不一样,毕竟是从人臣的角度看问题,继续解释:“一根毛竹掏空了,放一把线膛枪不是问题。扛着一根毛竹出门,与扛着一门连珠炮出门不一样。不是射程的问题,而是是否方便携带以及隐藏的问题。”
承辉帝沉默了片刻才道站住反问:“道理你都知道,为何还要做线膛枪?”
“你别说大道理,直接说你的想法,你那改进报告我看了,一部分没看懂。”
“圆锥形子弹,做的比枪管口径小一些,后面加个软木,火枪被击发后,软木在火-药爆炸瞬间的冲击作用下膨胀,起到很好的气密性保证效果,这样射出的子弹,在飞行过程中处在一个高速旋转的状态,能够飞的更远,打的更准。子弹可以通过批量浇铸制造可以保证做小一点,有软木在不用要求太严格,枪管口径则必须严格要求。这个设计,最大限度的避免铅弹拉膛线,大大的增加枪管的使用寿命。”